內媒引述昨天發佈的《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指,未來五年中國航天將拓展衞星遙感、衞星通信應用廣度深度,實施北斗產業化工程,為國民經濟各行業領域和大眾消費提供更先進更經濟的優質產品和便利服務。培育發展太空旅遊、太空生物製藥、太空碎片清除、太空試驗服務等太空經濟新業態,提升航天產業規模效益。這意味着將發展中國的太空旅遊,而且普通人也可以上太空。
根據「China航天」的微博指,白皮書上更關注長期可持續的航天發展。白皮書指出,中國航天將落實國際空間碎片減緩準則、外空活動等長期可持續的航天發展準則。為應對日積月累的太空垃圾問題,將全面實施運載火箭末級鈍化,成功實施「天宮二號」等航天器任務末期主動離軌,為空間碎片減緩作出積極貢獻。
白皮書同時顯示,近地小天體搜索跟蹤和數據分析研究取得積極進展。中國空間碎片監測網絡初具規模,基礎數據庫不斷完善,碰撞預警和空間事件感知應對能力逐步提升,有力保障在軌航天器運行安全。而對地應用上,初步建成空間天氣保障業務體系,具備監測、預警和預報能力,應用服務效益不斷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