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報告指出,截至周二,內地已有八個省、共二十二個城市的買樓人士,不惜影響個人信用記錄,共同決定停止償還按揭貸款,涉及三十五個內房項目,以深圳、長沙、昆明等地情況最為嚴重。截至周三,業主發佈強制停貸樓盤已達一百零六個。
花旗提醒,一旦發生違約,未交付的樓盤將面臨買家難尋、銀行無法從開發商收回借貸等問題,導致銀行不良貸款增加。建行、農行、興業銀行就發表公告,指出「房貸斷供」涉及規模較小,風險可控。
深圳長沙昆明幣最為嚴重
廣發地產估算,潛在受影響銀行資產約二萬億人幣,斷供比房價下跌更打擊資產價格信心,亦從未出現如此大範圍,認為目前問題很難解決,已到了加速惡性循環階段,如無有效措施將牽連包括地方政府在內的大部份行業及企業。
《證券時報》提醒停貸潮帶來風險,建議各地方政府應研究措施,將涉及爛尾樓的資產、資金等恢復流通,追討轉移走的資金,或引入有實力的房企,將保交付放在優先位置,以提防爛尾樓擴散風險。有經濟學家指,單靠政策放鬆已經起不到作用,建議成立地產行業健康發展穩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