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Wind資訊統計,自去年8月下旬至今年4月底,在92隻科創板新股中,約62%新股令跟投的保薦人產生帳面虧損。
內媒報道,科創板新股「破底潮」持續升溫,由今年3月中旬至4月底,首日破發率約77.8%,但單計4月,首日破發率急升至81.25%。
自去年8月下旬以來,由於大量新股首掛「潛水」,令參與跟投券商產生合共17.68億元帳面虧損,今年以來帳面虧損合計7.73億元。其中,中信證券投資最多「破發」新股,達10間公司,帳面虧損2.63億元。
中金帳面蝕3.35億
不過,參與認購新股蝕錢最多的證券商則為中金,帳面虧損達3.35億元。除了參與認購新股錄得帳面虧損外,由於近期科創板的主承銷商參與餘股包銷比例不斷上升,加上「潛水」情況增加,主承銷商的包銷餘股風險開始浮現。
另一邊廂,自去年8月下旬至4月底,在科創板中,共有35隻新股收市價仍高於發行價,較3月底減少4間。
內地「破發潮」亦引起監管機構關注,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上月在一個論壇上表示,近期許多企業首掛跌穿發行價,並非因為新股數量太多,而是定價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如果市場不認可,便稍為下調發行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