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及內地實施首階段免檢疫通關接近一個月,兩地人們均認為過關前須核酸檢測,十分不便。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帶來好消息,他引述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稱,香港與內地的免核酸檢測通關很快會有決定,「可能未來幾日」或落實。譚耀宗又促請兩地不設限額通關。有醫生認為,內地疫情由高峰回落,加上本港具群體免疫力,料放寬通關管制,本港疫情不會回升。
譚耀宗表示,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得知,「可能未來幾天」會取消來往兩地民眾須核酸檢測才可通關的要求,「應該好快有決定」。他又預計,兩地每日通關配額可以取消,因為當初設配額的原意,是擔心農曆新年太多人流過關,會導致口岸擠塞,而現時兩地已經達致有序通關,加上配額完全足夠應付需求,認為兩地已不需再設配額通關。
譚補充,引述政務司長消息檢測機構愈來愈少,很多核酸檢測點已關閉,市民難覓核酸檢測點,因此盡快取消核酸檢測要求,最為實際。他又期望羅湖及皇崗口岸可以盡快通關,指港人經常使用這兩個口岸,通過火車運輸,可以承載更多乘客,亦較方便。
去年底,政府宣佈中央同意逐步有序地通關,當時譚耀宗估計兩地有機會在今年六月全面通關。陳國基昨天指出,新年期間他不斷透過短訊及電話與內地官員拜年,並不斷提起通關事宜,希望能盡早帶來好消息。他指,特區政府有序放寬入境管制措施後,順利舉辦各項盛事,顯示香港已重返國際舞台中心。民建聯黨主席、立法會議員李慧琼亦稱,該黨已經去信國家衞健委,建議取消通關配額,以及過關要進行核酸檢測的規定,料很快有好消息。
免檢測對港影響不大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向本報說,免核酸檢測通關對本港疫情及確診數字影響不大。他指出,新春過後,大量港人由內地回港,確診數字未見上升,而內地疫情已由高峰開始回落,中國旅客在各國機場的陽性比率亦與其他地區分別不大,加上本港具備群體免疫力,預料放寬過關限制,本港的確診數字和重症患者都不會大幅回升。
據入境處數字,由年三十至年初七,各口岸內地居民入境累計有十萬○五千二百九十九人次。而澳門日前公佈,年三十至初六的春節黃金周共有四十五萬一千人次入境,當中內地旅客佔二十六萬五千,比香港高出一倍有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