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會在二○一三年,正值李小龍逝世四十周年紀念開通「李小龍事蹟徑一期」,包括其生前就讀的德信學校等六個地點,讓李小龍迷及市民回顧他在港生活的足迹。今年籌備的二期項目,包含十個新景點,會豎立標誌紀念牌介紹相關事蹟,包括位於油麻地茂林街及彌敦道二一八號的童年故居;而前嘉禾片場已改建為住宅,以及已停業的新樂酒店,都會與相關業主商討合作。事蹟徑二期的資金,會向電影發展基金申請。
黃耀強指在李小龍的經典電影中,與香港有關的場景離奇地少,但以經典論,則首選電影《龍爭虎鬥》的「韓先生之島」。他查證後發現實際拍攝地點是大潭道三十八號的浪琴園,當年為前行政立法兩局議員羅德丞之父羅文錦的家族大宅,雖已遷拆,戲中主角上岸的碼頭仍保留至今。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認為,在許多市民及遊客眼中,「李小龍」三個字在某程度代表了香港精神,相信二期能讓事蹟徑更完整,刺激本土遊和吸引遊客前往,但建議應有更多推廣、交通等配套措施。
冀港人學習不屈不撓精神
黃耀強透露,原定十一月與電影發行人合辦「八十周年誕辰電影展」因疫情被迫延後,但所有工作會待疫情緩和後推進。被問及李小龍精神對今日香港的啟示,他笑說:「李小龍曾經窮到配眼鏡都冇錢,但佢都冇放棄,希望香港人都可以學佢咁不屈不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