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捕男子姓蘇,三十八歲,報稱運輸工人,涉嫌販毒。警方估計疑犯為集團其中一名主要成員,負責接收貨物後,將樽內護膚霜取出,洗樽後重新包裝,以膠袋盛載俗稱氯胺酮的K仔,然後放在樽底,再填回護膚霜作掩飾,最後於本地市場出售。警方相信成功阻截該批毒品流出市面,正追查毒品來源及集團運作模式等,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毒品調查科警司鄒旺忠表示,警方經情報分析後,本周二晚掩至梨木道一工廈截查姓蘇疑人,在該工廈一個面積三百呎單位內的一千二百八十九個紙箱,發現每個紙箱內有六樽護膚霜,認為有可疑,開啟後在其中五十二箱內,共檢獲重近六十二公斤K毒,市值三千九百六十八萬元。另外在單位的一個房間,檢獲電子磅、封口機等毒品包裝工具,以涉嫌販毒拘捕姓蘇疑犯。
署理總督察黃知雯更在記者會示範毒販藏毒手法,指K仔以膠袋及保鮮紙包裹,收藏在潤膚霜底部再用膠蓋封好,藏毒手法精細巧妙,外觀上與一般潤膚霜無異,若非起出膏狀護膚霜,縱使打開檢查亦難以發現毒品。黃續稱,涉事單位去年底開始租用,惟疑犯並非租客。
鄒旺忠表示,本地執法機關檢取的K仔數量近年有明顯上升趨勢,去年一月至十一日的檢獲量,相較一八及一九年同期,分別上升逾四倍及兩倍,總被捕人數亦有所增加。今次案件檢獲近六十二公斤K仔,相信是自一九年以來單宗供應本地毒品市場案中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