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鳴煒接受電視台專訪時說,公園已無法撐到本港旅遊業復甦,以吸引大量遊客來支撐原有營運模式,「疫情後旅客係會返嚟,但可能係三至五後嘅事,去返疫情前嘅水平,我哋有無四、五年時間等?絕對無。」他指回顧公園七十至八十年代初,是以本地人消閒為主,改革公園是「回歸到當初的初心」,不再單靠「以數量、以大量旅客為主」的舊營商模式。
認外判園區有碎片化風險
公園「重生方案」包括免費開放山下園區作餐飲及零售消閒區、山上設施逐項收費,以及外判公園大部份範圍等。劉承認外判園區隨時令公園有碎片化風險,但認為可透過內部監管或合約等與承辦商協商,又指會在協議內「加添保育教育的元素,以及對營運者的要求和期望」,不擔心公園無法勝任新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