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衝擊,各影院去年三度停業,先後錯過聖誕、新年、農曆新年、情人節等多個黃金檔期,全年僅有二百多部電影上畫,比前年三百多部少,總票房只有五億八千多萬元,按年大跌七成,各戲院收入暴跌九成,個別戲院更零收入。
有三十六年歷史的UA院線也撐不住,昨天宣佈全線結業,形容是一個痛心及艱難的決定,向顧客致歉、感謝外界的鼓勵及支持,並啟動清盤程序。
戲院商會表示非常惋惜,指疫情爆發以來,所有戲院被逼停業一百六十三天,期間繼續交租、管理費、電費、出人工等開支,政府的補助杯水車薪,促政府多加支援,並盡快取消所有戲院的營業限制。
商會促取消營業限制
電影工作者總會會長田啟文對本報說,對UA院線結業感震驚,擔心會引起骨牌效應。雖然目前戲院獲准重開,但規限一半入座率,加上疫情不明,電影業能否復甦,難以預料,他期望其他院線可以接手經營UA院線。影業協會理事長洪祖星對消息感意外,讚揚UA創先河引入IMAX、改善音響和燈光等,提升觀眾的享受,對戲院現代化作出很大貢獻。
一向關注藝文界發展的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霍啟剛在社交平台發文指,政府的抗疫手段,直接將業界推向瀕臨結業的邊緣,批評政府應吸取經驗,「唔好再一刀切關閉處所,在抗疫同經濟發展間作出平衡!」戲院商黃百鳴感到痛心、惋惜和無奈,他早前已多次對政府處理電影業的手法,表達不滿。
田啟文憂引起骨牌效應
UA昨向員工交代遣散和賠償安排,有負責售票及帶位的員工批評通知倉促,對失業感徬徨,另有任職十二年的員工說遣散費及賠償合理,形容結業決定是「長痛不如短痛」。亦有市民刻意到各院線拍照留念。
UA院線在一九八五年由立基集團創辦人紀愛華成立,首間戲院是在沙田新城市廣場開設的「UA6」,首次引入美式迷你戲院模式,其後開創電話和網上購票;在○七年引進IMAX巨幕技術,並在一五年成為IMAX全球平均單銀幕票房最高的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