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二○一九年三月動工,並於去年十二月竣工。博物館樓高七層,樓面面積約三萬平方米,館內設九個展覽廳,總面積七千八百平方米。內部工程及展廳裝修接近完成,預計於今年年中開幕,將展出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出的九百多件珍貴文物、香港文化機構的藝術收藏等。
對香港故宮建造不超支,並準時峻工,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感到自豪,形容是香港回歸二十五年的禮物,預料香港故宮必定成為國際矚目的香港文化新地標。故宮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說,香港故宮的宗旨為推動中國文化,促進世界文明對話,館內設九大展覽廳,五個旨在介紹故宮博物院的歷史及文化,另兩個會展示香港的藝術收藏及多媒體藝術,最後兩個展廳會舉辦由香港故宮獨立策劃或與其他機構合作的大型特別展覽。
工程不超支 準時峻工
九大展覽主題包括「紫禁一日:清代宮廷生活」、「國之瑰寶:故宮藏晉唐宋元書畫」等,展期由三個月到兩年不等。吳志華解釋,部分展期較短,是出於中國書畫不可展出太長時間,以保護文物。
博物館副館長王伊悠說,「紫禁一日:清代宮廷生活」展覽,面積最大,展出三百多件故宮展品,如同故宮一日遊,將重現皇帝由早上四時到晚上八時以後,起牀穿戴、早飯、祭祀、批改奏書等起居日常。她提及,觀眾可聽到以滿文錄製晨祭的祝詞、御花園的鳥聲等,亦可透過互動裝置吟詩作對、寫書法等,到展廳最後的「晚上時份」,更可看到投影到天花、乾隆皇帝有關孝賢純皇后的「夢境畫面」,表達對妻子早早離世的思念。
財政有壓力 入場須付費
馮程淑儀坦言,香港故宮面對財政壓力,故入場要收費,將適時公佈包括文物清單等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