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街市曾被搜出蘇眉等瀕危絕種魚類,但傳統形態辨別物種的鑑定方法費時,魚販普遍亦不歡迎魚類專家作長時間逗留調查。港大鑑識保育實驗室的團隊利用環境基因作識別的新方法,把在污水中的環境基因做測序,僅少量的環境基因樣本,已足以識別其中動植物的基因複合條碼定序,鑑別出在環境周圍混在一起的物種群落,毋須魚類專家在場亦能分辨出魚類物種。
團隊利用兩種最常用的提取環境基因方法,在魚類市場的排水溝收集污水,用以識別曾在市場出現的物種,結果與魚類分類專家鑑定的結果相吻合,團隊指研究中的環境基因提取方法非常簡單,只要曾接受基本基因實驗室培訓的人員,都可在數小時內完成任務,希望今次的研究成果,能鼓勵當局更多使用高科技方法,以監控並打擊香港的非法野生動物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