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媒:數據顯示逾3000萬青年男性將成為剩男

更新時間:17:20 2021-02-23
發佈時間:17:15 2021-02-23
網圖
網圖
內地逾3000萬青年男性將成為「剩男」的報道,引起了不少人關注,根據測算數據,從1990年開始,出生人口性別比高出正常範圍(103~107),於2004年達到峰值121(即新生兒中每100個女嬰對應著121個男嬰)。然而,20至30年前的出生性別比問題正在當下轉化為越來越嚴重的婚姻擠壓問題。適婚年齡段人口的性別比正在持續攀升,20至30歲人口的性別比已經達到111,到2030年將達到115。這意味著,超過10%的青年男性將成為「剩男」,數量或達3000萬至5000萬之巨。受婚姻匹配梯次結構的影響,農村大齡男性青年的婚姻競爭將明顯加劇,農村的巨額彩禮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並連鎖引發婦女拐賣、婚姻詐騙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城市「剩女」群體何以形成?在傳統婚姻觀念影響下,擇偶存在梯度效應,即男性傾向於選擇在受教育程度、職業層級、收入等方面低於自己的女性,而女性則傾向於選擇各方面高於自己的男性。「剩女」現象既是社會經濟發展進程中女性自主權和話語權的確立,也是部分女性尋求社會地位過程中權衡成本收益的個體選擇。從根本上來說,「剩女」現象反映了現代化潮流與社會性別認知預期之間的矛盾,傳統倫理觀對女性的期望已不合時宜。

婚姻擠壓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將貫穿整個21世紀上半葉。城市「剩女」現象有賴於社會性別平等意識覺醒,而農村「剩男」問題相比之下就更顯沉重,該群體的生活困境不僅影響自身生存發展,還將對家庭、鄉村乃至整個社會都產生深刻影響。這需要更多有效的社會支持和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