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嚴管「股仔」 被指矯枉過正

更新時間:05:30 2021-11-19
發佈時間:05:30 2021-11-19
  (星島日報報道)細價股股東遭詐騙集團藉押股騙財,與向銀行押股借貸或配股遇困難不無關係。多年前細價股熱炒,殼股交易頻繁,港交所連番出招打壓,時至今日,細價股一潭死水,新股卻步,已掛牌股份亦面臨除牌危機,想透過收購轉型亦受到嚴格審批。業內人士認為,監管機構對細價股的規管,已矯枉過正,本地中小企難以集資,小投資者更因除牌而血本無歸,又指「殼股」並非原罪,促請當局改變監管思維。

  多年前細價股非常活躍,散戶炒得如痴如醉,直至2017年網上評論家David Webb撰文,指大批細價股或遭莊家幕後操控,才響起警號。同年6月大批細價股暴跌、市場俗稱「粉塵爆炸」事件,觸動港交所及證監會神經。港交所其後不斷收緊細價股監管,包括調高新股上市要求,加快將盈利以及資產不足的上市公司除牌,嚴格限制上市公司透過收購轉變業務等等。

  經過多年努力,細價股不單炒風幾近絕迹,成交亦大減,就以本周三為例,雖然大市有近1100億元成交,但零成交股份也有超過二百隻,當中大部分是細價股。

  中小企要到股市集資,也遇到不少困難。中審眾環(香港)審計及鑑證服務部執業董事佘勝鵬指出,今年首10個月,上市集資有75宗,少於去年同期的114宗,但去年每隻新股平均集資21億元,今年卻接近40億元。這反映新股總數減少之餘,大型新股所佔的比重卻愈來愈多,中小企難以在股市融資。按地域劃分,75隻新股當中,港企僅佔7間,內企佔65間。

  佘勝鵬表示,香港銀行普遍較保守,借錢要看有沒有磚頭(物業)作抵押,如果中小企上市亦遇到困難,很難發展業務。禹銘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李華倫亦指出,港交所有責任讓本地中小企享有集資機會。香港大型企業大部分早已上市,餘下非上市公司以中小企較多。即使服務中小企的成本效益,遠遠不及重磅中概股,港交所亦不應該歧視中小企,「玩殘自己友」。

  近年監管機構嚴打「殼股」,指一些中小企在掛牌後,大股東便把控股權高價出售。在細價股當炒的時候,內地大戶喜歡來港購入小型上市公司(俗稱買殼),在取得公司控制權之後,大戶便將本身業務注入公司,較直接申請上市簡單。

  在2015年至2018年的細價股當炒時期,上市地位有價,例如資產淨值只有2億元的公司,易手時估值可達9億元,兩者差價(7億元)便是殼價。不過,在連番出招之下,殼股早已無價亦無市,亦直接令到這類細價股在市場發售新股融資困難,就算把股票拿往銀行或證券抵押,亦往往因為交投淡靜而出售困難,銀行及證券行縱使肯承按,但借貸比例偏低,而息率卻偏高。

  在打擊借殼上市的大氣候之下,佘勝鵬說細公司申請上市遭查根究柢,尤其是一些上市前沒有借貸、融資的企業,更容易遭質疑是否「啤殼」。佘勝鵬認為殼價只是一種無形資產,對股東並無影響,不應該遭監管機構刻意打擊。李華倫亦認為,不應該把「為上市而上市」當成一件壞事。

  打擊「啤殼」的後遺症,是監管機構對於上市公司轉換業務和大股東的交易看得很緊。如果公司原有業務經營欠佳,亦難以靠轉行來翻身。佘勝鵬指出,當局應該在市場發展與監管之間取得平衡,例如一間經營旅遊業務的公司,因疫情導致生意欠佳而要轉型,是合理的安排。李華倫亦認為,監管機構對收購合併交易審批太嚴密,就好像一家上市公司原本做甚麼業務,便只能做到結業為止。

  港交所發言人說,港交所致力在企業集資需要、市場質素及投資者保障三者中保持平衡。港交所歡迎合資格的公司到旗下市場上市,在審批上市申請時,上市科會確保獲批上市的申請人是適合上市,以維持市場質素、保障投資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