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全球通脹高企會加大中國物價上行壓力

更新時間:08:47 2021-11-22
發佈時間:23:07 2021-11-21
國家發改委發布,今年以來,受極度寬鬆政策、供給瓶頸等因素影響,國際物價水平明顯上行,告別長達十餘年的「低通脹」時期,部分經濟體已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通脹」現象,與中國物價總體可控形成鮮明對比。

與國際通脹高企相比,中國物價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 10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1.5%,1至10月份平均上漲0.7%,保持平穩運行。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影響,今年以來中國PPI漲幅擴大,與發達經濟體水平相當,但低於其他新興經濟體。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劉志成表示,本輪國際通脹是多種因素交織疊加、共同推動的結果,但根源是以美國為代表的主要發達經濟體實施的極度寬鬆財政貨幣政策,以及疫情防控失序等引發的供應鏈紊亂問題。

劉志成表示,去年疫情造成多國經濟陷入困境。為挽救經濟,歐美發達經濟體實施力度空前的財政貨幣刺激政策,直接導致全球流動性泛濫。特別是美國推出零利率、無上限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和史上規模最大的財政刺激計劃,「放水」速度遠超以往任何時期。疫情以來,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從4.2萬億美元迅速擴張至8.7萬億美元,美國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一度達27%,創歷史新高;2020財年美國財政赤字達3.1萬億美元,赤字率達14.9%,創二戰以來新高。隨著疫苗廣泛接種和經濟快速重啟,全球消費需求迅速釋放。但同時,多國疫情防控不力造成供應鏈恢復遲滯,大量勞動力退出市場,港口擁堵、運費飆升、卡車司機短缺、芯片緊張等罕見現象頻頻發生、愈演愈烈,美國一些商場和超市甚至被迫「限購」。過量流動性與供需缺口共振,引發全球通脹水平快速上行。此外,極端天氣加劇全球能源供需失衡矛盾。歐洲天然氣價格一度暴漲10倍,並創歷史新高,原油價格也快速攀升至每桶80美元以上,國際能源價格大幅上漲進一步推高全球通脹水平。

同世界主要經濟體相比,價格總水平穩定是中國經濟良性恢復、經濟發展韌性強的一個重要特徵。許光建表示,不論是美國,還是歐元區,今年以來都在其經濟恢復性增長中出現了CPI的顯著上漲,有的可能已經達到了數十年的歷史高位。這種現象,一方面是由於為了應對新冠疫情的嚴重衝擊,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實施了大規模的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計劃,導致貨幣供給超常規增長。在產業鍊和供應鏈部分斷裂的條件下,供求失衡,通貨膨脹的出現難以避免。

與此同時,面對疫情嚴重衝擊和全球通脹上行,中國以負責任的態度成為全球物價水平的重要「穩定器」。劉志成表示,一方面,中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復市,有力維護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為世界各國提供高性價比的商品。另一方面,中國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科學把握政策力度、節奏和重點,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促進物價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特別是面對今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問題,中國綜合採取供需雙向調節、加強市場監管、做好預期管理等一系列保供穩價措施,堅定維護市場秩序,堅決遏制價格不合理上漲,為全球穩定大宗商品價格貢獻積極力量。隨著政策效果快速顯現,10月下旬以來國內煤炭價格回落超過50%,帶動國際煤炭等能源及相關大宗商品價格明顯下跌。

劉志成表示,極度寬鬆政策、供給瓶頸等影響可能持續,預計國際通脹壓力還將維持一段時間。一是供給約束仍存。全球疫情仍在持續蔓延,供應鏈紊亂問題短期尚難得到根本緩解。疫情改變就業觀念,部分經濟體勞動力就業意願下降、勞動力成本抬升,容易引發「工資—通脹」螺旋式上升。二是需求持續復甦。主要發達經濟體刺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投資和消費需求慣性複蘇,服務需求可能隨著疫情形勢緩和、經濟重新開放而加快恢復。三是傳導壓力加大。能源、原材料、航運價格大幅上漲逐步向終端消費領域傳導。房價上漲帶動房租逐步上行。四是通脹容忍度提升。去年以來,美聯儲、歐洲央行先後公佈新的貨幣政策框架,將通脹目標由「2%」改為「平均2%」,對通脹的容忍度大幅提高。

發改委引述受訪專家普遍持有中國未來物價水平穩定的基本判斷。

中國經濟已深度融入全球,全球通脹高企客觀上會加大中國物價上行壓力。劉志成表示,但當前中國總供求基本平衡,貨幣供應量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物價總體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 CPI方面,中國工農業產品和服務供給充裕,特別是今年中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生豬產能完全恢復,CPI將繼續保持溫和上漲態勢。 PPI方面,隨著煤炭價格大幅回落、部分工業品供應偏緊局面緩解,10月份PPI或已觸頂,後期漲幅有望趨於回落。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室主任、研究員郭麗岩也表示,一年多來,在全球疫情出現多輪反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明顯上漲、輸入性通脹壓力顯著增大的背景下,國家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強化市場預期引導,及時處置價格異常波動,有效保障了重要民生商品量足價穩。今年10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1.5%,剔除食品和能源後的核心CPI環比僅上漲0.1%、同比上漲1.3%,均處於合理區間。當前其他國家和地區出現較為嚴峻的能源供應緊張,主要經濟體CPI漲幅不斷創下新高、甚至出現嚴重通脹,中國物價穩定與之形成鮮明對比,反映出中國疫情防控措施有力,重點民生商品和基礎能源供應充足。

郭麗岩表示,當前,中國經濟中長期向好的大趨勢、基本面沒有改變。國家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信心,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跨週期宏觀調控各項舉措精準到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持續釋放,經濟工作協調性進一步增強,國民經濟供需循環、產業循環、市場循環進一步暢通,穩定物價總水平的基礎依舊十分牢靠。

對於未來的展望,受訪專家也表達了物價水平總體將平穩運行的觀點。

郭麗岩表示,展望今年後期和明年,中國居民消費領域商品和服務供給充裕,尤其是糧油、肉蛋奶、鮮蔬果等重要民生商品,以及煤炭等基礎能源供應總量充足,能夠更好滿足民眾基本生活需要,物價水平總體將繼續保持平穩運行態勢。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國價格協會副會長許光建則表示,展望未來一個時期,中國的價格水平將繼續保持基本穩定。由於國際市場的因素,若干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勢頭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PPI的上漲對消費領域價格的傳導效應也將逐步顯現。但是從社會總供求的角度來看,居民消費價格水平繼續保持穩定將是宏觀經濟良性運行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