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慈雲山爆疫成死城 愛心社工嘗盡辣酸苦甜

港聞
更新時間:08:09 2021-03-08
發佈時間:08:01 2021-03-08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初,口罩等防疫物資嚴重短缺,上門支援弱勢社群的家居照顧服務卻不能停頓,如何平衡防疫及維持服務,一度考起明愛安老服務社工吳慧欣。隨着第三波疫情爆發,慈雲山成為爆疫重災區,在疫區中工作被外界標籤、多名同事因居於疫廈不能上班,一個個難題接踵而來,她唯有頂硬上化身送飯員,「如果不送飯,老人家就無飯食。」疫情下吳慧欣嘗盡辣酸苦甜,縱然計畫總是不似預期,但服務使用者的一聲道謝、街坊的一份尊敬,令她無比窩心,亦讓她更確信居家安老的意義。 記者 林紫晴

去年初疫情襲港,隨即引發口罩荒。市面一罩難求,社福中心的口罩存量也難抵日常需求,明愛安老服務鑽石山及慈雲山綜合家居服務督導主任吳慧欣即面對疫下第一個難題,「即使慳住用,每位照顧員每日至少用兩至三個口罩。我無可能不提供足夠防疫裝備,就推同事出去,這樣不行。」

撲口罩見證人間有情

  但當時供應商無貨可供,吳慧欣只好到普通藥房搶口罩,「平時訂一盒口罩約幾十元,但當時已炒到一百多元,對我們來說簡直是天價。」不能重用的保護衣也愈炒愈貴,由四至五元一件,炒高至二三十元。猶幸社會各界施予援手,又獲其他團隊仗義借出物資,始能渡過難關。吳慧欣尤其感恩,物資短缺時口罩異常珍貴,但仍有不少有心人願意分享,「有街坊手上只有五十個口罩,但都打電話來問我們是否需要,希望將口罩轉贈給老人家。」

  口罩短缺問題得以解決,加上疫情緩和,明愛曾恢復上門送飯及洗澡以外的家居服務。吳慧欣由初期只能隨送飯隊上門,在門外與長者短暫見面,至後期開始可以入屋進行家訪,照料他們的情緒健康。豈料七月第三波疫情於黃大仙區蔓延,慈雲山港泰護老中心率先爆疫,慈正邨有八幢公屋陸續出現確診個案。

外界標籤疫區出入受歧視

  明愛慈雲山綜合家居照顧服務中心正位於慈正邨,吳慧欣形容當時區內人心惶惶,街道人流疏落,「毓華街一帶好像死城般。」外界亦將慈雲山標籤成疫區,速遞人員不到慈正邨收件,她乘的士時也遭到歧視,「司機聽到我說要去慈雲山,竟然拒載!」連家人也着她不要上班,「作為社工,服務對象有需要的話,我們絕不可走開,一定要有船長精神。」

  那幾天每當她打開電視看疫情新聞,慈雲山的大廈總是榜上有名,回到中心電話亦響個不停,一方面是服務使用者查詢服務會否暫停,另一方面陸續有家住慈雲山的同事,因所住大廈有確診個案不能上班,十多人的團隊一下子只餘三名照顧員,硬着頭皮繼續送飯,「大家其實好驚,因為第一次要送飯去疫廈。自己家中有老有嫩,擔心會受感染。但如果我們不送飯,老人家就無飯食。」

  「翌日只餘兩個人,社工、辦公室同事都要出去幫手送飯。」在攝氏三十幾度的高溫天氣下,穿上全副裝備由頭包到落腳,除了擔心會中暑,吳慧欣亦感到巨大的心理壓力,生怕會將病毒帶到去老人家屋企,演變成社區傳播,「只好戰戰兢兢地完成任務。」

謹守崗位堅持到疫廈送飯

  「當你將個飯餐送到老人家手上,對方跟你講一句:『辛苦晒你呀』,那刻感受真的很深。」吳慧欣眼泛淚光地說。「他們還會捉住你雙手說:『吳姑娘,你們要好好保護自己,千祈不要有事呀』。」說到這里,她輕抹一下眼淚。

  疫情下獨居長者長期困在家中,望着四壁,身心健康大受影響,令吳慧欣感到很「心噏」。有位獨居的印尼華僑婆婆,疫情前非常精靈活潑,經常到中心參與活動,但疫情爆發後她擔心染疫而長期留家,「她擔心中招後無人知、無人幫,最多只會在家外的走廊行走,有次家訪時發覺她憔悴了很多。」

  吳慧欣指該位婆婆最記掛到茶樓飲茶的日子,當時婆婆生日將至,她特意將中心布置成一個茶居,邀請幾位老人家一起飲茶,但因第四波疫情爆發,活動唯有改為網上進行,安排家居照顧員將茶樓點心送到長者府上,「我在中心與他們視像飲茶,雖然不能實體見面,但大家都好開心。」同時亦一償老友記享受一盅兩件的心願。

獨居長者長困家中恨飲茶

  但獨居長者身體狀況突然轉差,無法繼續居家安老,總令她感到無能為力。她得知有患上認知障礙的獨居長者,疫情期間不慎跌倒無法自理,被送往老人院,「疫情前我們每日見面,每日都會問他記不記得我的名字,但現在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回望抗疫一年,吳慧欣一路走來嘗盡了辣酸苦甜,「我覺得經歷了辛辣、辛酸,最終苦盡甘來,嘗到甜味。感受到大家一起經歷好艱難的時間,真正的共渡時艱。」她坦言,以往家居服務被外界視作厭惡性工作,但疫情下照顧員謹守崗位、繼續上門送飯,終獲得社區人士的尊敬,更收到服務使用者親手寫的感謝信,「這對家居照顧員是一種肯定,亦確定了我們的工作意義。」

  「疫情完結後,如果問老人家最想做甚麼,他們一定會答飲茶,另一樣事情就是去旅行,離開社區出去走走。」近期疫情稍為回落,吳慧欣期盼可讓老人家重拾精神寄託,恢復社交生活,走出懼怕染疫的陰霾。

作為社工,服務對象有需要的話,我們絕不可走開,一定要有船長精神。

全文刊《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