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消費券帶挈電子支付 營辦商諗計搶商機

港聞
更新時間:17:44 2021-04-15
發佈時間:07:02 2021-04-15
電子消費券計畫消息一出,多個行業紛盼能分一杯羹,政府近日宣布已甄選四家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促使各界加快引進電子錢包。有提供聚合支付方案的公司近月查詢量大增,電子支付雖成大勢所趨,惟因街市、餐飲、的士等行業注重現金流,礙於手續費問題,相關商戶仍感卻步。疫情下市民改變網購習慣,愈來愈多人由信用卡轉用電子錢包付款,有網店平台指,各家支付工具營辦商在龐大競爭下,調低手續費「吸客」,冀讓更多商戶應用電子支付方式。

記者 林紫晴 陳倩婷

《財政預算案》提到將推出五千元電子消費券計畫,政府日前宣布將透過八達通、Tap & Go拍住賞、支付寶香港及WeChat Pay HK發放,並預計在今年暑假接受登記。但本港仍有不少行業慣以現金交易,短期較難大規模轉用電子支付,有資訊科技業界預料使用電子支付工具的商戶只會較現時增加一成。

盼街市引入比率增五成

港九新界販商社團聯合會主席陳錦榮指,大半年前因疫情爆發,政府曾推出非接觸式支付計畫,惟參與的街市檔戶寥寥,有部分年紀較大的檔主不願接受新事物,亦有人因交易需付手續費而卻步,他估計現時只得約兩成人有安裝電子支付工具。

陳認為今次政府推出電子消費券提供很大誘因,他指「若檔主見到旁邊檔販因有電子支付系統而顧客較多、生意較好,他自然亦願意安裝」,期望可借今次機會,讓街市安裝電子支付的比率提高至約五成。

高級餐廳未通用 的士業遲疑

位於屋苑內的平民茶記亦未必附設電子支付工具,有粉麵茶餐廳員工透露,顧客大多是街坊及熟客,僅偶爾有客人查詢電子支付,店鋪仍未決定會否因應新計畫而安裝新系統。

在人均消費較高的餐廳,顧客也較少使用電子錢包付款。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出,以八達通為例,其增值上限雖已調高至三千元,但部分中高級餐廳誤以為相關上限只有一千元,故一直沿用收取信用卡或現金的方式。

佳民集團執行董事溫雪儀指出,集團旗下的高級餐廳或中小型食肆一般接受較傳統的支付方式如現金及實體信用卡,但亦有引進電子支付儀器。以其中一家咖啡店為例,因應大部分客人會購買外賣咖啡及輕食,故設立八達通付款以簡化流程,同時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從而減低傳播病毒的風險。

溫雪儀估計,業內約有七成餐廳或小餐館已引入電子支付,但目前電子支付常用於人均消費較低的商戶,她相信電子消費券面世時對餐飲業有幫助,為高級餐廳客人提供嶄新體驗,同時惠及中小型食肆。為方便市民使用,她建議延長每張消費券期限至兩個月。

消費券原定不可用於交通工具,但據知的士車資有望被納入消費券可用範圍。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會長吳坤成指,過往因申請程序繁複,營業額亦要三數日後才過帳,較少司機願安裝電子系統,不過近年電子付費已愈趨普及。

網店定單多用電子錢包

綫上消費方面,不少網店過往主要靠傳統信用卡或銀行轉帳收款,網店系統平台SHOPLINE卻發現,疫情下電子錢包的使用率已超越信用卡。SHOPLINE香港區總經理韋百濤指出,網店定單中電子錢包使用率佔最高,約百分之三十四,其次為信用卡,約佔兩成,故該平台正不斷與各大主要支付平台尋求合作,相信電子消費券可進一步推動電子錢包的普及度。

另一家網店平台「掌舖」的聯合創辦人吳家嘉提到,現時約有十二萬名用戶,當中約四萬名用戶屬活躍用家,五年前約有三分二用戶主要使用銀行轉帳,現時比率已下跌至兩成,源於其他支付平台興起,故該平台早前與八達通達成協議外,亦與整合支付技術的公司Yedpay合作,其賣點是用一部機可連接多個電子支付平台。

Yedpay聯合創辦人黃韋皓指,其公司近年已將電子支付應用在不同場所,包括的士、洗衣店、自助販賣機,甚至排檔及報紙檔等,數月前政府推動非接觸式支付,有約五百名街市檔戶增設他們的儀器,大部分均是食環署街市內的散戶。

免月租按金 一站式開戶安裝

提供整合支付方案的易付達(亞洲)行政總裁勞俊傑表示,不少商戶反映以往申請電子支付的手續繁複,需逐一向相關營運商申請,對中小型商戶而言申請門檻較高,故其公司為商戶提供一站式開戶及安裝,免卻月費及租機按金。惟他坦言,部分注重現金流商戶需用現金找貨數,但現時電子支付的結算時間最快需一至兩天到帳,故難以取替收取現金的方式。

至於常用現金來往的茶餐廳憂慮電子支付手續費過高,Yedpay副總裁陳錦邦指,餐廳的其他成本可相應減省,如餐廳的保險視乎關店後放在店中的現金多少,以決定保費金額高低,減少現金流可變相節省保費。勞俊傑亦指,部分商戶忽略使用現金的風險及隱性成本,包括現金被偷、找續出錯、點算現金的時間成本等。

隨着支付平台競爭增加,吳家嘉指相關交易手續費已有下調空間,由以往的三至四個百分點,降至現時約一點九個百分點。不過他指今次消費券只限有商業登記的店鋪參與,若較小型的網店有意分一杯羹,亦應盡早先做商業登記。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