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行 房協資金回籠或大減

港聞
更新時間:07:00 2021-05-10
發佈時間:06:58 2021-05-10
政府三年前修改沿用多年的資助出售房屋定價機制,讓其定價與市價脫鈎,改按申請者負擔能力定價。儘管當局亦曾考慮到,房協會在新機制下收入減少,故同時修改與房協的地價安排,資助出售房屋的住用部分之補價,可減至市值地價的三分之一,但隨着疫情下令經濟趨下行,外界憂慮房協未來售樓時,或需加大折扣率,始能符合申請者的負擔能力,這或令相關項目的實際「回籠」資金有所減少。

楊嘉康稱,房協亦有留意市道情況,例如一旦日後樓價下跌,單位「去貨」速度放慢,單位價錢亦需減低,惟經過現時內部風險評估,認為仍能夠承受相關風險,繼續興建公營房屋。

房協有信心應付風險

  楊嘉康稱,預計房協最快需要在二○二三年,即兩年後才有樓花出售,潛在項目包括三個安達臣項目,以及啟德的第二B區一號發展項目等,惟暫時仍未能掌握哪一項目會最先推出,預計兩區的項目可望於二○五/二六年落成。因應多個項目現時正在興建,他相信在二○二三年起將會「年年有樓賣」。

  據了解,房協近年開始需要就有關項目,支付相當於市值的三分之一地價,惟本港樓價在疫情下仍持續上升,多個新盤開售亦報捷,令補地價「成本」未有顯著減少。然而,新冠肺炎疫情下,整體經濟未見理想,失業率高企,目標客源的收入也有所減少,房協未來售樓時有機會需要加大折扣率,始能符合申請者的負擔能力,這或令實際「回籠」資金大減,加添房協的財政負擔。

  楊嘉康稱,房協亦有留意市道情況,內部曾進行風險評估,一旦日後樓價下跌,市民負擔能力轉差,「去貨」速度放慢,單位價錢亦需減低。他指出,經評估後房協認為可以承擔相關風險,能夠收支平衡,故亦會繼續興建公營房屋。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