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灣遷徙水鳥數量大減

港聞
更新時間:09:01 2021-06-26
發佈時間:09:00 2021-06-26
嶺南大學科學教研組早前聯同香港觀鳥會進行首項聚焦中國沿海雀鳥研究,調查四十二種后海灣水鳥在過去二十年間的種群數量變化。研究團隊發現,有十二個物種的種群數量在過去二十年顯著減少,其中卷羽鵜鶘於九十年代期間,每年可監測約十至二十隻,但近年數量下降達百分之百,即幾乎滅迹。團體期望是次研究可推動其他地區進行詳細研究,並建議政府對水鳥進行長期監察,及加強保育政策。

研究團隊分析一九九八至二〇一七年期間,四十二個越冬水鳥物種,發現九個種群數量在過去二十年顯著上升,包括黑臉琵鷺、黑翅長腳鷸、池鷺、青腳鷸、白腰杓鷸,以及反嘴鷸等。其中,黑臉琵鷺仍被列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另有十二個物種的種群數量錄得顯著減少,包括紅嘴鷗、卷羽鵜鶘、白骨頂、灰林銀鷗,以及針尾鴨等。其中卷羽鵜鶘於九十年代期間,每年可監測約十至二十隻, 但近年數量下降達百分之百,已幾乎滅迹;白骨頂亦由同期的二、三千隻,減至平均每年約百隻內。

嶺大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宋希表示,越冬水鳥在西伯利亞南部繁殖的物種數量,較東亞地區減少的幅度為多;至於依賴黃海停棲的物種數量減幅亦較大,相信與黃海地區的泥灘曾受沿海開發,導致其生態價值大幅下降逾半有關。

他續指,留意到體型較大的物種在過去二十年間的數量,較小型物種的減少數字為大,包括卷羽鵜鶘和鴨子,估計與人類狩獵有關。他認為部分物種容易因捕獵、喪失棲息地,或受到其他環境和人為因素影響而減少,越冬地點亦有可能面臨棲息地劣化,社會有採取保育行動的逼切性,藉此扭轉棲息地急劇減少和劣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香港觀鳥會總監余日東建議政府對水鳥進行長期監察,並加強現有的保育政策,支持本港濕地展開更多有關生態保育的研究,確保水鳥長遠的存活率,以及東亞地區和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環境可持續發展。

全文刊《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