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教協代表性漸失 教育界料掀退會潮

港聞
更新時間:01:38 2021-08-01
發佈時間:02:37 2021-08-01
教育局全面終止與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的工作關係,引起教育界熱議。有加入教協逾30年的校長坦言,教協被踢出諮詢架構,即使未來仍維持工會與壓力團體的角色,恐會逐漸失去代表性,預料出現退會潮。

作為全港會員人數最多教師工會的教協,被當局全面封殺。有不願具名,加入教協逾30年的校長估計,未來教協的活動空間將大為收窄,在諮詢架構已無平台發聲,只能在機制外表達意見,「他們仍可以做民調、開記招,但壓力團體走不進諮詢架構,只能徒具形式」。他料教協無法參與日後的選舉委員會及立法會選舉,即使維持工會功能,亦難發揮影響力,反之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育評議會等團體,將會此消彼長,重要性將會提高。

至於對教師權益的具體影響,校長坦言學校在處理勞資糾紛,以往亦非必然與教協接觸,「除非教協提供法律支援,由律師代表當事教師,學校須處理,而未必要接觸教協代表。」他相信,學校暫仍會容許教協活動,包括教師籌辦「會員代表選舉」、收取《教協報》等,直到當局明令禁止,但不諱言隨着近年社會政治化,教師參與教協意欲已經不大,「加入教協原因離不開維護權益,如這功能被削弱,即使有超市等會員福利,相信日後可能出現退會潮。」

回顧教協歷史,無論爭取教育開支增加、教師全面學位化、支援超額教師、落實小班教學等,校長坦言教協確有貢獻,「公道講,如沒有教協,相信教師全面學位化等待遇改善,恐怕無法實現」,但12年反國教風波後,教協內部出現路綫之爭,以往理性務實,與政府有商有量的立場,多次被主張全面抗爭的激進派衝擊,陷入「佔中」、反修例爭議等社會事件,形容教協處境更為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