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5年前曾落雹 過去20年11日錄得冰雹報告

港聞
更新時間:15:37 2021-09-16
發佈時間:14:00 2021-09-16
2014年3月30日下午8時40分左右在荃灣拾獲的冰雹(天文台網頁,由張小姐提供)。
2014年3月30日下午8時40分左右在荃灣拾獲的冰雹(天文台網頁,由張小姐提供)。
將軍澳下午落雹。落雹是一種自然現象,在港並不常見。要數本港對上一次落雹,已是2016年7月的事。

根據天文台的科學解釋,冰雹是強雷暴中產生的大冰粒。強雷暴出現時,大氣的垂直運動十分猛烈。由於大氣對流層的溫度一般隨高度增加而下降,當較暖濕空氣上升時,空氣中的水分會遇冷凝結。

由於上升氣流猛烈,水汽會被帶到凍結層以上並不斷打滾,凝結成冰粒。打滾過程冰粒不斷吸收水分,像「雪球」般越滾越大,最後當上升氣流不能再承托冰粒重量時,這些超重的冰粒便會跌落地面,形成落雹。


較大的冰雹會破壞農作物,打破窗戶和汽車擋風玻璃等。過去20年(2000年1月至2020年8月),本港共有11日錄得冰雹的報告,對上一次是2016年7月。

而近年本地較大規模落雹的一次,發生於2014年3月30日晚上。當晚受低壓槽影響,香港廣泛地區出現滂沱大雨及強烈雷暴並伴隨落雹,天文台更需要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在暴雨期間,天文台收到本港多處地區的冰雹報告,大部分報告的冰雹大小約20至30毫米。

自1967年香港錄得的落雹報告日數:

https://www.hko.gov.hk/tc/cis/statistic/hail_statisti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