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區設研發中心 生命健康科技待加持 硬件配套升級 人才數據不足

港聞
更新時間:04:27 2021-10-19
發佈時間:04:20 2021-10-19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政府計畫在河套區內設立「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聚焦生命健康科研工作,亦意味為生物科技界帶來更多硬件配套。科研業界認為,本港匯聚頂尖的醫學研究人才,在生命健康創科上具備優勢,惟中層人手長期欠奉,人才斷層問題不容忽視。醫藥以外,不少健康科研應用也有阻滯,要獲取醫療數據更是困難重重,行內人期望政府提供硬件之餘,亦帶頭試用本地生物科研,以助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發展。

位於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數年前開始籌備興建,預計日後將成為本港最大的創科平台。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公布的《施政報告》,提到計畫發展新界北成為創科發展中心,並建議於港深創科園內,設立「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凝聚相關實驗室的科研力量。

事實上,本港近年積極發展生命健康創科,其中「創新香港研發平台(InnoHK)」旗下已有十多個研發實驗室,由港大微生物學家袁國勇、有「無創產檢之父」之稱的中大教授盧煜明等頂尖科研人員領軍,進行醫療相關的各種科研。香港創科發展協會主席陳迪源認為,《施政報告》提到的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將會是有關InnoHK的伸延,但不限於醫學領域上的科研發展,預計未來可將相關產業整合。

增硬件有助紓緩空間不足

科培網絡會長李治緯則指,新建設的科研中心一開始以生命健康科技作定位,可從建築設計開始着手,有助提升生物科技實驗室的配套,例如在建築上預留空間,用以承載重量數以噸計的大型儀器,減低日後科研發展的限制。

政府計畫建設全新的科研中心,業界亦期望有助紓緩空間不足問題。「做科研首先要有空間,其次是設施」,從事基因檢測的「善覓」行政總裁施明耀認為,創科最重要是有足夠空間,惟現時科學園實驗室設施幾近飽和,故此時政府計畫提供更多硬件,以專注於生物科技相關的範疇,對業界來說是好消息。

生物科技公司「水中銀」首席執行官杜偉樑認同,實驗室資源緊張並非一朝一夕,隨着愈來愈多初創公司進駐科學園,4至5年前已經開始僧多粥少,「現有的租戶如果要擴充,都不知如何排隊,更何況是新培育的初創。」

長期欠缺中高層人才

本港醫療水平高,雖不乏頂尖科研人員,每年亦有研究生投身醫療科研,但中層人才已現斷層。相達生物科技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招彥燾分析,目前本港在生命健康科技項目研發上的先天優勢,就是擁有一流的教授做開發,在質量控制方面亦佔優,較易取得國際認證。不過宏觀來看,行業仍欠缺足夠的中高層的管理專業人才,業界往往需要動用更多資金,在外聘請有關人士。

InnoHK研發實驗室之一的神經肌肉骨骼再生醫學中心,由中大與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合作研究,該中心聯合主任、中大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陳活彜指出,InnoHK過去一直加強科研者之間的合作和研究,預計新科研中心建成後,有助各方在前期研究更緊密合作,繼而將數據套用在臨牀用途之上等,同時讓項目更多樣化、提升相關質量。

欠醫療數據礙科研應用

資源以外,臨床數據、臨床試驗、藥物註冊等配套,亦是發展生命健康科技不可或缺的因素。專注研發醫療級穿戴式裝置的倍靈科技,其行政總裁梁立慧指出,將技術商品化後,仍需要醫學數據改善研發,惟政府尚未開放數據,故只能通過與大學合作,獲取少量數據進行研發。施明耀認同,雖然生物科技並非基於醫療數據開始研發,但仍需數據用以跟進用家的使用情況,「我們需要逐所醫院,逐個病人問拿取同意書。」

上周五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在立法會提到,醫管局將成立專責團隊,協助更多機構探討如何應用醫療數據進行研發,並廣泛利用醫管局轄下的醫院作研究和臨床試驗。政府亦將加快根據《藥劑業及毒藥規例》註冊含有新藥劑或生物元素的藥物的立法程序。至於醫療器械方面,梁立慧亦期望,政府就認證進行立法,而非單靠業界自願註冊,「政府做好監管,才有助市民準確使用儀器,同時鼓勵業界製造優質的產品。」

盼政府帶頭試用 自訂認證標準

近年本港科研成果屢獲國際肯定,惟在醫學以外的健康科技應用,至今仍困難重重。杜偉樑指出,生命健康科技的範圍廣闊,但本港多年來主要從事醫藥相關研究,忽略了穿戴式健康科技、檢測、篩查等技術範疇,「從事醫學以外的生物科企,要應用技術一直都是單打獨鬥。」

他續說,本地健康科技雖有成果,官方機構卻不肯帶頭試用,問題已持續多年,「政府部門不願幫手,試都不願試,只着科企向外尋求認證。」故他期望,各政府部門按照《施政報告》建議,檢視現行做法,配合推動生命健康科技。

除了匯聚科研力量,李治緯認為,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亦有助初創及科企進行融資,讓外國投資者更聚焦於本港的生物科技研發,將資金引入香港。故他期望,政府可自訂一個生物科技標準,讓本地科企獲取認證,促進本地生命健康科技發展。

記者 林紫晴 陳家榮
原文刊《星島日報》「每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