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文宣傳打針效果更佳 語言優勢助抗疫

港聞
更新時間:07:56 2022-01-25
發佈時間:07:56 2022-01-25

過去一年,香港政府不斷呼籲市民「打針、打針、再打針」!都算收到一定成效。根據政府最新數字,接種第一針新冠疫苗的人口超過五百二十萬人,至於已打兩針疫苗的人口,佔可接種疫苗的人口逾七成,另有逾七十九萬人已接種第三針加強針。這些非常合作的市民中,你猜哪類人最乖乖、最接受到接種疫苗的訊息?據《英文虎報》今日刊登的一篇報道,發現一個有趣答案。

據報道指出,去年三月至四月,芝加哥大學在港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以不同語言呈現同樣資訊,可增強接種新冠疫苗的信心。是次研究訪問了六百多名能操雙語的香港市民,發現閱讀英文版本的新冠疫苗資訊,可降低疫苗猶豫。研究發現,百分之三十九點九人閱讀英文版本的新冠疫苗資訊後,打算接種疫苗,比起以中文閱讀同樣資訊,高出百分之七點四。但對於疫苗抗拒的人士,不同語言的疫苗資料,都對他們沒有明顯影響,約佔百分之十八點八至十八點九。閱讀中文資訊後,直接拒絕接種疫苗的人士,反而較閱讀英文資訊者,稍低百分之零點一。

香港擁有大量雙語人口,大部分香港人雖以粵語為母語,但中文及英文同樣是官方語言,加上當時的疫苗接種率相對較低,故為是次研究提供一個理想的案例研究。報告提到,當一種語言的地位較高,人們會傾向相信該語言所寫的資訊,以新冠疫苗為例,外語資訊有助增加人們對疫苗安全及有效性的信心,並非只取決於疫苗健康資訊的內容本身,「英語作為外語,有助將疫苗『猶豫』變成『接受』。」

除了香港,研究團隊亦發現,以外語去介紹新科技產品,可減低負面感覺,例如當納米技術及生物科技的資訊以英語呈現,意大利人相較容易接受。因此,研究團隊認為,面對疫苗等重大議題時,應選用可獲更多公眾信任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