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集團今個星期宣布撤回派發股息決定,這不但有違董事會公布,同時因為股份已經扣除了末期息買賣,投資者有可能受到誤導,影響非同小可,而且消息來得突然,很多小股民和股票名嘴都來不及反應,一時間罵聲四起,後遺症相當嚴重。今次結果不但是銀行管治一大打擊,同時也是場公關災難,究竟當中是否可以做得好一些呢?

《金融時報》已放風

滙控改變派息決定極具爭議性,但事前卻已有迹可尋。在正式公布前,英國權威的《金融時報》就披露了董事會曾作出討論,最後決定要由監管當局拍板。現在回看,撤息應該是無可避免,當時可能有人想放出汽球,讓市場消化訊息,然而,事實證明《金融時報》的報道沒有惹起足夠的關注,壞消息在公布前沒有消化掉,市場在證實後大吃一驚,令股價暴跌,同時矛頭指向管理層。

《金融時報》在財經界的江湖地位無可置疑,但為何效果有限呢?最直接解釋是該報是在英國出版,本港大部分人都不會直接看到消息。本地媒體轉載時不知背後內情真偽,未必會大篇幅重點報道,結果大新聞就輕輕放過。同樣,本地媒體事前沒有收到風,事後也沒有從銀行角度解畫,於是指罵之聲四起,對公司聲譽造成很大損失,同時對日後股價回升也有不良影響。

滙控作為大到不能倒的銀行,一舉一動不但向股東負責,還要向存戶負責。英國監管當局這個時間限制銀行派息,相信是考慮到非常時期,要確保銀行穩健。要求銀行改變派息的決定固然有爭議性,但當中不無說項的空間。然而,由此至終無論英國政府抑或銀行董事會,在游說工作上都無法令人滿意。

有火燒後欄氣息

滙控處理今次壞消息這樣差勁,相信與董事會和股東在地理上的差異有很大關係。銀行的董事會長駐倫敦,故此放風對象首選英國傳媒,並沒有把香港媒體並列,甚至在事後的解畫,特別是背後游說解釋,在香港做的工夫也不夠多。然而,銀行數量不少的股東以至客戶都是在香港,形成頭重尾輕,從港人角度就覺得本末倒置。

當滙控仍以香港作為總部的時候,董事局成員遍布政經重要架構,影響力無處不在,當時滙控的重要訊息,發布安排部署密不透風,很難想像會出現這次被罵個狗血淋頭的情景。當時,時移勢易,昔日的榮光今日不能戀棧,但總部與業務不匹配的因素,始終不能忽視。

現時,滙控仍有不少股東是港人,另外,內資保險公司平保是第二大股東,有指平保對今次突然決定表示不滿,這個說法雖然未有證實,但情理上就令人入信,不能排除因此掀起要求滙控回歸的浪潮。有維權股東這兩日已發起行動,令人嗅到一點火燒後欄的氣息。

英國覆巢下遭殃

一向以來,英國人都是心戰高手,今次英國銀行被政府逼令不能派息,無疑來得倉卒,以至釀成一場公關災難。英國上至首相約翰遜,下至部門官員都被疫情打個措手不及,令到國家形象和聲譽都受創不輕,滙控結果就變成覆巢之下、沒有完卵。(吳順目)

全文刊於《星島日報》「拆破傳媒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