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近年風行全球,但在尼泊爾執教鞭逾十年的Parbat Dhungana,指當地培訓科學教師困難重重,甚至影響新生代對科學的興趣。為改變現狀,他去年來港,修讀教育大學博士課程,研究低成本的教學科技,冀最終可引入尼泊爾,扭轉當地教育發展的困局。

Parbat曾於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一所大學的教育學院任職助理教授,親身體驗到當地培訓科學教師困難重重。他憶述,由於大學唯一的實驗室跟學院約有三十公里距離,車程至少四十五分鐘,為方便學生毋須舟車勞頓,他只好以最傳統的「粉筆、白板」方式上課。不僅如此,Parbat還指出,當地教師大多薪酬低微,需要依靠兼職、補習或務農幫補生計。「繁重的工作已佔據教師大部分時間,他們根本沒有空間去探索創新的教學法,提升學習興趣。尼泊爾莘莘學子近年對科學逐漸失去興趣,多多少少與此有關。」

有見及此,Parbat決意外闖探求改變當地教育困境的方案,他去年獲香港研究資助局博士研究生獎學金,成為十二名通過該計畫來到教大攻讀哲學博士學位的學生之一。現時他主要集中研究與科學教育及可持續發展教育有關的項目,尤其對教大學者研發的「便攜式環境數據記錄器」十分感興趣,這項工具可助學生收集戶外環境的第一手數據,將學習體驗拓展至課室以外,設計及進行具創意的科學實驗,Parbat正加以改良有關設計,希望進一步降低成本。

Parbat亦計畫構建一網上學習平台,讓師生共享課堂素材,正埋首研究各項低成本的教學科技,冀有朝一日可引入尼泊爾的學校使用,扭轉當地教育發展的困局。他又形容,在教大接觸到多元豐富的教育科技及新穎的教學法,令他眼界大開,並深信這些經驗可助他發掘科學教育的無限可能,「我希望學成回國後可以重返大學工作,並成立專責推動STEM教育的研究中心,貢獻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