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黃大仙祠員工早上在盂香亭發現金屬盒,內有電話及電線裝置,認為有可疑報警;警方封鎖現場,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出動拆彈機械人進行引爆,無人受傷。嗇色園董事局主席馬澤華指,職員並不知道有大學在廟內收集數據。

嶺南大學確認,有關裝置屬於他們研究團隊擁有,用來研究香港寺廟燒香對附近空氣質素的影響。發言人表示,研究人員懷疑裝置原有的標示被風吹走,引起誤會,將會盡快檢視所有裝置。

根據嶺南大學網站一篇題為「寺廟燒香與污染問題」的文章,該校科學教研組教授王沛欣,於去年6月開展「香港寺廟燒香與污染的問題」研究,項目為期2年,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50萬元,旨在探討受香燭燃燒時釋放的「PM2.5」或「懸浮粒子」影響的地區,及有關影響隨季節的變化。

由於寺廟經常燃燒香燭的寺廟,教授王沛欣希望探討此舉與香港整體污染問題之間的關係。 由於香港不少的大型寺廟也建於繁忙的馬路旁,是次研究的挑戰之一,是如何把香燭燃燒時釋出的污染物與汽車排放的污染物區分開來。研究的另一難題是寺廟未必願意配合計劃,因部分管理層或擔心研究會對寺廟帶來影響。

是次研究的目標,除了收集實質數據,探討寺廟燃燒香燭對空氣污染的影響,藉此推算附近居民的健康風險外﹐還為環境健康研究提供具參考性的研究方法,及為政策制訂者提供具實用性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