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早前進行一項有關學生疫情下改以網上學習的調查,受訪逾1,000名中學生,對網上教學的價值整體評分不高,以5分為滿分,同意的平均值只有2.97分,受訪學生並表示改用網上學習後承受着龐大的學習壓力及焦慮。負責調查的學者建議,學校復課後,校方可安排心理健康活動,讓學生分享停課期間的生活狀況。

受疫情影響,本港學校自1月底起停課,並為學生提供網上學習。中大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趙建豐,在4月至5月通過老師收集1,168名中學生的意見,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比例分別是63%及37%,被問到網上學習方式,72%表示最喜歡網上實時學習,20%表示喜歡通過觀看預錄教學影片學習。
  
調查亦發現,受訪學生對網上教學的價值整體評分不高,以5分為滿分,同意的平均值只有2.97分,僅屬中等水平。至於改用網上教學對學生情緒和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調查顯示,受訪學生於網上學習時面對的壓力及情緒焦慮狀況,分別高達4.05分及4.15分。首3個令學生擔憂的因素依次為作業壓力、學習成績不佳,以及無法與同學見面或進行互動交流。
  
學生對於自我監控學習能力的評分,調查顯示,受訪學生自我監控學習能力只有3.3分,僅為中等水平;調查亦發現,18%受訪學生須借用數碼設備進行網上學習,反映教育界需要關注弱勢群體學生所面對的挑戰。
  
負責調查的助理教授趙建豐稱,調查反映網上學習的整體成效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學生要在短時間內適應教學模式轉變有一定困難,學校須調整網上教學策略,以切合學生需要。他又建議學校復課後,校方可安排心理健康活動,讓學生表達情感,例如分享在停課期間的生活狀況;同時要避免安排過多教學活動或評核,以減少學生因追趕功課或課程進度,或參加考試評核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