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本港有逾六十家港產口罩廠冒起,但部分廠家三個月前預售後遲遲未能出貨,遭港人炮轟。為揭開本地口罩生產流程問題,《星島日報》專訪多家口罩廠,拆解工廠定單「爆煲」甚至提早離場的緣由。事實上,不少口罩廠家非工業出身,設立生產綫、調校機器,甚至尋找合適廠房的難度遠比他們想像的高,購入設備後又因生產技術問題,以及檢測報告延誤,導致口罩生產及出貨不似預期,行內人直言,完成手上延遲發貨的定單後,不敢再作大量預售。

每日雜誌組

新型肺炎疫情在港蔓延前,多家口罩廠已籌備在港開設生產綫,為港人生產口罩「自救」,並推出口罩預售方案,冀盡快將口罩送到市民手中。不過,多家口罩廠接受預售後,便發現已預訂的原料及口罩機出現問題。

全數付款口罩機遭「撻訂」

今年三月已開始預售口罩的本地生產商Mommylicious Club,其負責人胡小姐稱,早於公開預售前已完成採購原料及口罩機,並全額付款,惟兩至三星期後遭口罩機供應商「撻訂」,「之後才知道有人高價搶走部機,(供應商)真是毫無道義及誠信!」「本土好罩」採購時亦遇到同樣情況,其共同創辦人禤彥勳表示,試過簽約後廠家突然反口不接單,只是退款了事,他們須重新搜購另一批原料,進一步拖慢生產進度。

百萬購熔噴布變膠枱布

全港出現口罩荒時,口罩原料也水漲船高。PrimeHK聯合創辦人潘皇潮直言,質素良好的熔噴布不易找,曾收過一批熔噴布樣辦,經顯微鏡檢驗後竟為「複合布」,猶幸發現得早未有中伏。但原本網售母嬰產品的胡小姐因無生產口罩經驗,獲介紹一批高質熔噴布及查看樣辦後,花費一百萬元購入兩噸貨量,至收貨才發現貨不對辦,「不是A貨或次貨,而是食飯墊枱用的膠枱布。」目前她仍在向供應商追討賠償。

幾經辛苦尋獲口罩原料,口罩機又準備就緒,到生產過程即見真章。胡小姐參觀過多家本地口罩廠,發現行內使用的口罩機大同小異,不少人因機件聲稱產量可達每分鐘一百至一百二十片才入口,她直言:「看影片時完全無問題,因為片長只有一分鐘。但實際情況是開機十分鐘,便會『炒機』,要花二三十分鐘作維修。」最終其口罩機每分鐘只能生產四十片,大失預算。

頻「炒機」產能得三分一

調校口罩機亦非常費時,「口罩工廠」創辦人唐先生指,其廠購得的首部口罩機二月時曾壞機,須由印度供應商寄配件來港修維,生產綫為此停擺十多日。該工廠其後再從內地添置多部口罩機,貨源有來自上市公司,亦有非專門生產口罩機的機械廠,他直指這批機品或因趕工而「甩皮甩骨」,用上更多時間才調好,「我們的廠約有十條生產綫,其中一條壞了其他仍可繼續運作,但換轉是只有一兩條生產綫的小型工廠影響很大。」他續說,該工廠也曾因為生產原料配件被扣關七日,拖停生產綫,「香港沒有原料供應,來貨必須靠外地。」

Good Mask也於二月底購得首部口罩機,但廠家花上一個月才調校好機器設定,其行政總裁李秉峰原本從事藥房,對於口罩生產並無任何經驗,他不諱言,最初以為接駁電源按個掣就可以投產,但事實並非如此,機器來港後需要將四、五個部件重新組件,零件雖非精密,但部件稍有偏差,已經會令產出的口罩不成形,「將口罩壓成三摺的圓轆因鬆緊問題,無法摺疊成三層或整個口罩弄歪了,亦試過套不了鼻綫,釘耳帶機稍有偏差也會造成長短不一。」他又稱,現成無塵間於工業式微的香港絕無僅有,廠房至少要四米高才夠空間擺放口罩機,同時貨車立、廠房大門亦要夠大才可運送機器入內。

全自動變半自動須增人手

觀乎本地口罩的銷售模式,胡小姐認為,最大問題是預售而非出售現貨,當生產效能不似預期,所有貨期便要被逼押後,「大部分行家都無口罩生產經驗,卻將口罩生產這件事想得太簡單,所謂的『全自動生產』根本不是那回事。」本土好罩共同創辦人許天浩認同,原以為可以自動化生產,最終只是半自動化,需增加四名人手協助操作。

為增加消費者對本地口罩的信心,不少口罩廠都會將口罩送去化驗,惟有廠家因檢測報告未有如期出爐,影響出貨進度。潘皇潮直言,原本預計兩星期內可獲檢測報告,但因化驗所延期,又要花上額外時間進行VFE(病毒過濾率)測試,即使口罩已完工生產,卻擔心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被逼延遲出貨,「不少人都急於要貨,所以我們都推出『PrimeHK搶先體驗計畫』,約有三千宗定單參與。」

產能落後貨期被逼押後

不同口罩廠銷售上的策略各有不同,Good Mask於三月底正式投產,李秉峰稱,至四月中開售時已生產好約八十萬片口罩,因此從沒延誤交貨,更試過提前交付,「產量跟得上才可以跟得上定單需求。」至於有延誤交貨的口罩工廠,唐先生稱,隨着工廠加大產能至每日逾五十萬片,落後的情況已漸見改善,目前最新一批口罩只遲了三日,相信情況將慢慢見好,惟他也坦言不敢再大量預售。

其他因生產延誤的口罩廠,至今仍繼續追趕定單。隨着有口罩廠「損手離場」,向訂購者全額退款,許天浩留意到,近日網上不少謠言指其公司將會結業,他特此澄清並無此事,「我們一定會完成所有定單,短期內也不會再接單。」據悉,除了目前已全數退款離場的HK Medical Mask及未來世界外,未來將陸續有口罩廠離場。

綜合眾多因素,發起籌組香港口罩業商會的化學博士K Kwong指出,有口罩廠寧可將早期購得的原料及機器轉手退場,以免繼續延期出貨及嚴重虧蝕,「較早期買的原料有些質素不差,廠家或許可以平手或稍稍蝕本就離場,其他工廠願意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