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大鱷狂賭脫鈎公眾感覺麻木
06月13日
反惹財金作家訕笑
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吹襲香港,本地拆息飆升,一度高達三百厘,在高息效應下樓股全綫崩潰,這個經歷理應令人談虎色變。有趣的是,巴斯是全球有名的大鱷,這次來襲用一元本金賭二百元的注碼,消息流出市場,顯示是希望引起散戶跟風的羊群效應。
九七金融風暴時,大鱷如索羅斯動作矚目,被認充滿市場智慧和殺傷力,這次巴斯來襲,反應卻不一樣,個別財金專欄作家還公開訕笑,巴斯借得這樣多,是否資金不足,言下充滿輕蔑之意,結果沽空港元的消息,暫時產生的衝擊都有限。
大鱷造成的輿論效應為何大減呢?首先是港人現在是大鱷慣見亦平常,無論官員抑或普羅投資者對國際金融市場了解都遠超二十多年前。當時有財經報章把索羅斯形容得如無敵戰神,給予甚麼「打敗英倫銀行的人」,又大吹市場規律無可匹敵。但其後索羅斯敗陣香港,這幾年無論債王、股神都一樣有「燒鬚」戰績,形象步下神壇。
《國安法》跌後又升
有投資者坦言,人是經驗的動物,過去大鱷多次衝擊聯匯,結果跟風都是損手。同樣,過去二十年多次發生金融危機,每次政府都出手放水,只要有能力捱過危機,都可以坐享升值,慢慢公眾就對應付「危機」有了不同看法。
公眾對金融危機無感,另一個例子是最近人大為香港定立《國家安全法》,消息一度令恒指大跌一千三百點,但之後幾日又回復原狀,心驚沽貨的投資者變了吃眼前虧。之後再傳出美國可能限制香港使用美元結算,以至有議員倡議禁止資金流入,市場反應都是謀定後動。
過去一年,本地資產市場經歷社會運動,又有疫情,很多投資者都變成了老兵,個個步步為營,借錢大賭的比例很少,連最近中概股回流熱潮,專家都只是教人全家出動小注申請。要像巴斯賭聯匯脫鈎,槓桿做到一百幾十倍,很多人不感興趣,自然難以起哄。
危機慣見亦平常
本地資訊發達,港人喜歡一窩蜂,像早前網上有人謠傳廁紙供應不足,就引起搶廁紙的長龍。有人傳出越南不出口食米,於是有人囤積白米,市民有這個反應,部分原因是新冠疫情以前未曾遇過,大家不知後續發展。相反,金融危機每逢幾年就出現一次,結果港人就像日本人遇到地震一樣,反應相對平靜,所以就算出現大鱷狂沽聯匯,美國對《國安法》打限制牌,投資者至今仍繼續無感。
吳順目
全文刊於《星島日報》「拆破傳媒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