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選購驅蚊劑時,宜細閱標籤、考慮實際需要,如在戶外逗留時間長短等因素。塗抹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要達到驅蚊效果,須使用濃度成分較高的驅蚊劑,其保護時間亦較長,惟需注意使用方法,以免引致皮疹、水泡及令皮膚和黏膜受刺激的風險;

。衛生署建議,成人及兒童使用避蚊胺(DEET)時,其濃度分別不應逾30%及10%,6個月或以下的嬰兒則應避免使用。如兒童前往蚊傳疾病流行的國家或地區而有機會被蚊叮咬,兩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使用濃度上限為30%的避蚊胺;

。避蚊胺和丁基乙酰氨基丙酸乙酯(IR3535)可溶解膠質物品或某些合成纖維,若手部沾上這些成分的驅蚊產品,再提取含有膠部件的東西,例如手機、相機及膠框眼鏡等,可能損壞該物品;

。如在戶外需同時使用防曬產品和驅蚊產品,應先用防曬產品,待15至30分鐘完全吸收、乾透後,才塗上驅蚊產品;

。成人應先將驅蚊劑置於自己掌心,才塗抹於兒童身上,並避免塗抹於兒童的眼睛、口、手範圍、以及傷口或敏感皮膚上,以防誤食;

。兒童返回室內後,建議用梘液及清水,洗淨其塗抹過驅蚊劑的皮膚;

。孕婦或授乳媽媽應使用避蚊胺濃度不多於30%的驅蚊劑。授乳媽媽在接觸嬰兒或餵奶前,要徹底清潔雙手及身體;

。應在空曠地方噴灑驅蚊劑,注意要遠離火源以免引起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