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津津有味,樂在其中
06月18日
這令我想到作為父母可怎樣發掘及培育子女對不同事物的興趣。我的女兒喜歡製作蛋糕、甜品,一同做蛋糕是我們過去的親子活動。無論做得成功或失敗,我們也會尋找一些可欣賞、有趣的地方讚歎一番。雖然製作過程難免令地方污糟邋遢,但也是一同執拾的好機會,沒有怪責,只有鼓勵及陪伴,讓她感覺到我也樂在其中。久而久之,她會製作甜品或蛋糕給我們享用,也會在網上參考不同食譜及技巧。
不過,在學習樂器一事上,我卻有不同的經驗。可能因要應付考試,我便較多催促、批評,少了欣賞,結果是適得其反,令她提不起勁練習,出於「情緒反彈」(reactivity),我更加着緊、催促,形成了負面循環,結果可想而知。
後來,我閱讀有關書籍,參考別人成功的經驗,發覺也有類似的體會。該書作者強調要培育孩子自我肯定的能力。父母可怎樣做呢?父母要觀察、留意孩子,無論他們做甚麼,也要津津有味地看。孩子因為有你的陪伴、重視及鼓勵,便會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自然能培育出自信心,隨之便能自如地表現自己。作者描述她怎樣在孩子三歲時開始教他做菜,五歲已認識不同魚類,在小學時學會怎樣劏魚,長大後更是料理愛好者。
在香港,生活較為緊張,孩子們功課繁忙,父母們為口奔馳,每天都趕着要完成這份功課、那份差事,往往為求達到目標而忽略了過程中與童共樂,並以是否達標來衡量孩子,孩子自然容易有挫敗感,繼而對事物失去興趣。希望家長們能找到更多空間,興趣盎然地陪同孩子,一同發掘及培育他們的興趣。
梁甄陶
基督教宣道會北角堂家庭服務中心輔導員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6月18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