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首發現水母帶有節肢動物生長激素 助揭繁殖謎團 06月21日 列印 赤月水母(俗稱海蜇)是亞洲地區的佳餚美食。中大圖片 天草水母是印度太平洋海域的原生品種。中大圖片 Previous Next 水母遍布各大海洋,但科學家一直不太了解牠們是如何在成長過程中做到轉換形態。中大一項研究就破解兩種亞洲水域常見水母的基因組,包括可食用的赤月水母(海蜇),首次發現一直被科學家認為只有昆蟲等節肢動物才有的生長激素,亦存在於水母體內;有關發現能助解開水母進化過程、生態及大量繁殖的謎團。團隊利用測序技術成功重組該兩種水母的基因組,透過基因比對,首次發現水母能夠製造「倍半萜類激素」的基因。中大生命科學學院許浩霖解釋,「倍半萜類激素」是昆蟲幼蟲調控變態的重要化學物質,例如蠶蟲會在結蛹後分泌蛻殼激素及鞣化激素,調節其蛻殼行為及翅表皮的生長。由於水母也會經歷類似的變態過程,由水螅形態轉化為傘狀形態,故該發現有助了解水母的發育機制,及生命周期內繁殖方式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