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一名六年級陳姓學生因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小學組一等獎,消息一出後隨即引起網民熱議,質疑這樣的科研水平,遠遠超出一個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範圍,要求嚴查。

中國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員會秘書處昨日(15日)在官網發文表示,已成立專項調查工作組進行核查,責成並督導相關省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織單位,對有關情況進行全面、認真核查。其後,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發通報,專家組認定,該名陳姓學生專案研究報告的專業程度超出了作者認知水準和寫作能力,不可能由本人獨立撰寫。大賽組委會根據評委會建議,決定撤銷該項目一等獎獎項,收回獎牌和證書。

從官網公布的日記可見,該名陳姓學生於2018年1月才知道什麼是基因,在短短一年就完成實驗寫出報告。根據他的實驗記錄,指導老師呂冬梅曾帶其前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陳老師」還有「楊老師」商量參與開展研究工作。結果這兩名老師被網民揭發陳姓學生的父母陳勇彬、楊翠萍。

陳勇彬昨晚發表聲明道歉,表示尊重和服從大賽組委會的處理意見。他承認未充分掌握及領會組委會發布「項目報告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關鍵信息,「過度參與」兒子專案書的編撰過程,使用了大量生物醫學專業術語。

內媒亦發現中國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去年共有364個項目獲獎,涉及到基因、抗癌等生物醫學領域的專案至少有10幾項,得獎內容已陸續引發專業人士質疑與民眾檢舉。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湖北省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的兩名小女生,因為探索茶多酚主要成分EGCG抗腫瘤效果獲三等獎。網友指出,這些實驗要求邏輯性強且嚴謹,質疑她們年紀輕輕就有勇氣從白老鼠身上取出心肝脾肺腎做實驗。負責專案審核的武漢科學技術館接獲舉報後表示,表示正在核實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