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新冠肺炎疫情後,一些嚴重、致命率更高的傳染病捲土重來,且有越來越嚴峻的趨勢。本地數據顯示,2023年入侵性肺炎球菌感染個案比過去兩年平均數字高2倍半;2024年首季錄得的個案數字比去年同期高一倍,當中以「血清3型」的比例最多。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關日華指,血清3型有「三高」風險,即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均高於其他血清型。

香港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學會會長陳偉雄表示,至今發現超過100多種肺炎球菌血清型,在本港最常見引致入侵性疾病為血清3型。陳偉雄指出,大多數肺炎球菌感染發生於肺部、中耳、鼻竇等位置,患者可能會發燒、畏寒、全身不適、呼吸短促和咳嗽。「老幼、免疫力受損、長期病患者、曾患侵入性肺炎球菌病及植入了人工耳蝸人士,皆屬高危組別。」陳估計,疫情期間市民關注新冠肺炎忽略其他疾病,隨著口罩令解除,市民更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如肺炎球菌而引致的肺炎,呼籲市民大眾積極預防。

香港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學會、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分享肺炎球菌流行趨勢及個案分享。謝曉雅攝
香港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學會、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分享肺炎球菌流行趨勢及個案分享。謝曉雅攝
陳偉雄表示本港最常見引致入侵性疾病為血清3型。謝曉雅攝
陳偉雄表示本港最常見引致入侵性疾病為血清3型。謝曉雅攝
關日華(中)稱有研究指出,65歲長者感染侵入性肺炎球菌機會約為一般成人3倍。謝曉雅攝
關日華(中)稱有研究指出,65歲長者感染侵入性肺炎球菌機會約為一般成人3倍。謝曉雅攝
林緯遜稱長者接種疫苗除可減低感染風險,還可建立免疫屏障,減低交叉傳播。謝曉雅攝
林緯遜稱長者接種疫苗除可減低感染風險,還可建立免疫屏障,減低交叉傳播。謝曉雅攝
香港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學會、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呼籲市民要積極預防肺炎球菌。謝曉雅攝
香港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學會、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呼籲市民要積極預防肺炎球菌。謝曉雅攝

平均每20名幼童患者有1人死亡

關日華表示,截至4月30日,18歲以下感染入侵性肺炎球菌病的個案中,有約一半屬血清3型。他又引述研究指,本港平均每20名入侵性肺炎球菌病幼童患者,便有1人死亡,死亡率為5%。當中1成幼童患者出現嚴重併發症,包括神經功能缺損、休克及腦血管病變等。另有研究指出,65歲長者感染侵入性肺炎球菌機會約為一般成人3倍。

儘管香港自2012年起,引入可覆蓋血清3型的疫苗,仍有一半兒童深切治療部個案由血清3型引起;另有研究顯示,在多重病患者中,血清3型肺炎球菌引致的入侵性疾病死亡率可高達4成7。長者的接種率同樣不理想,據衞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截至上月26日,65歲或以上長者接種肺炎球菌疫苗人數僅約10萬人,只佔長者人口約41.8%。

呼籲長者及早接種疫苗建立免疫屏障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會長、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估計,疫苗接種率低涉及多個原因,包括市民低估必要性、認知程度低以及經濟負擔。「不少成人認為自己毋需接種,但肺炎球菌會在社區中傳播,可經由打噴嚏傳染。若高危一族接觸帶有肺炎球菌的飛沫,便可能受感染。」他稱長者接種疫苗除可減低感染風險,還可建立免疫屏障,減低交叉傳播。

林又指,65歲或以上沒有高風險情況的長者若未曾接種疫苗,應接種一劑「23價肺炎球菌多醣疫苗」,而高風險人士則應接種一劑「15價疫苗」,並於一年後再接種一劑「23價疫苗」。

對於疫苗的經濟負擔,他指較新的「15價疫苗」已經於去年納入政府「疫苗資助計劃」,65歲或以上香港居民可獲資助接種,計劃亦會資助原有的「13價疫苗」和「23價疫苗」,呼籲長者及早接種肺炎球菌疫苗。

記者:謝曉雅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