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防控畫地為牢 港人深圳避疫
07月21日
驗疫再證市場失效
對於中港疫情互換,香港發病率追過內地。有跟進疫情人士直指,早在三、四月時,已經見到香港檢測能力不足的問題。由於疫情一時三刻不會完,如果不想經濟停擺,就要在檢測上有配合,要有足夠的檢測能力,同時要壓低成本。有了擴大檢測的能力,防控就能提高,很大機會不至於出現今日的社區爆發。
香港的檢測能力有限制,但政府對引入其他檢測服務決定落得遲。在本地提出要向內地購買服務,有醫生議員反應就是非常擔心市民的基因資料會流入內地,但究竟這種擔心源自甚麼理由,卻沒能夠講出來,結果檢測的瓶頸一直沒有解決。
本港檢測能力不足又昂貴,無論政府和醫界初時都提出市場調節,這令人想起最初的口罩荒。市場機制派認為當檢測的人多,就會有足夠的需求令供應增加,拉低價錢。現實是現在需求急升,結果供應不足,私營醫療機構紛紛叫停服務,價錢根本沒有降下來。當初提出市場調節會降低價格,看來只是部分人維護行業利益的說詞。
無考慮優化健康碼
內地控疫比香港有力,除了檢測量大而快,同時還有健康碼的應用。內地透過手機程式追蹤,只要有健康碼,就可準確追蹤到發病前與甚麼人接觸過。相反,香港就要靠當事人提供資料,當事人是否會提供所有資訊,又或者有沒有遺漏,其實很難掌握。
當然,香港社會和內地不同,內地人用手機支付,港人寧願用八達通,皆因後者沒有清楚的身分辨識。本來,香港若果有防疫需要,是否可以設置一個追蹤疫情用的程式,只供有關部門使用呢?不過,在社會充滿不信任下,相關建議根本連提出來討論的機會都沒有。
由於防疫工具的缺乏,現時本地面對疫情擴散,有點一招了的感覺,就是靠加強社交距離,但這要市民配合,而且在經濟上付出的代價,會隨着收緊措施急促上升。
一刀切先否定內地
中港社會制度不同,內地適合的香港未必適合,但這應該是建基於理性討論。然而,有些人因為政治或利益考慮,對內地的做法有理無理先採取一刀切的否定,甚至連討論是否可以優化的空間也沒有,結果反而是香港給比了下去,港人返回深圳避疫,是不是應該令大家對這種畫地為牢,自己困住自己的思想方式有所反省呢?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架勢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