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BBC拆解微波爐原理及疑慮 附7大安全翻叮食物守則
08月03日
微波爐源於1945年的一次小意外,美國工程師Percy Spencer為雷達裝設磁電管時,發現衫袋裏的朱古力竟然溶化了,細心推敲後認為雷達放出的微波令朱古力溶化,他再刻意使用微波為爆谷和雞蛋加熱,因此也成為了史上首項及次項使用微波加熱的食物。Percy所屬的公司Raytheon於同10月8日申請專利,並於1947年推出體積龐大的微波爐,但是價錢及耗電量驚人。直到1960年代開始,微波爐生產技術不斷改進,終能推出受人歡迎的家用微波爐,引發人類的烹調革命。
隨著微波爐的普及,微波、輻射的名詞令人疑慮,微波爐的安全成為熱話。其實加熱原理微波是一種電磁波,使微波爐內產生磁場,讓電子振動產生熱,被食物吸收後,再經過熱傳導擴散,就能就使食物加熱,且微波爐的設計也會使食物中的水分子振動摩擦生熱,因此含水量較多的食物加熱效果會更好。但不能用來微波純水,因為微波加熱較緩和,水加熱到沸點(100℃),卻不會沸騰,若給予干擾(從微波爐拿出來),就會產生突沸。
輻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如果正確使用微波爐,那便毋須擔心輻射問題,因為微波爐所用的低頻電磁輻射是完全無害,與燈泡和收音機中所用的電磁輻射相同。美國喬治城大學醫學中心放射醫學副教授Timothy Jorgensen則表示,因為微波不用電離輻射,所帶能量不足以使電子與原子分離,因此在微波爐面世不久後,已經證實了微波輻射的擔憂實屬過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