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如何學好英語?老師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動力及外在語言環境,這三方面可說是學習英語的不二法門。聖保羅書院英文科老師吳廷輝認為,多元閱讀習慣能夠幫助年輕人探索更多學習素材,讓他們更全面地掌握字詞的意思和語言結構。吳老師亦堅持課內外以英語跟學生溝通,從而培養他們多聽多講的自信,他深信「Practice makes perfect」,長期置身在英語環境之中,學生自然能夠活學活用。

節目主持何玉芬博士問,作為英文科老師應該怎樣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吳老師指,文章的難度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是詞彙過於艱深,令學生無法理解文章的意思,第二是內容深奧,例如一些哲學文章,往往令學生較難理解和領悟背後的邏輯。因此,選取教學素材時需要顧及學生的能力,具挑戰性之餘又不會超出他們所能。吳又指,同學對基礎文法有一定認識後,可通過生活事例,再配合一些英文連接詞,例如「But」、「However」等,從而推敲詞句的意思。由此可見,情境提示於日常生活中對英語學習亦有一定效用。

節目主持鍾傑良問吳老師,如何在校內實踐其英語教學理念?「我一直教導學生無論是學習還是比賽均需要全力以赴,因為當中所獲得的經驗是畢生受用。」吳老師又組織校內的辯論隊和公開演講活動,帶領學生進行有系統的訓練和參與校內外的賽事:「由於辯論發言受時間限制,準備時間亦只有短短一星期,同學需要在課後抽空練習及整理講稿,除了講求時間管理,更重視隊員的紀律與團隊協作精神。」

被問到辯論與公開演講的區別,吳老師認為,辯論是公開演講之母,若果公開演講做得好,辯論自然也會更上一層樓。至於兩者的分別,公開演講要求講者有獨特的見解,並簡明扼要地在數分鐘內將訊息傳遞給聽者,這跟辯論講求交流互動有所不同。吳老師又提到,辯論隊早於十年前已經利用科技協助訓練:「為配合同學的課後時間,我們大多會安排晚上進行網上討論和訓練,經過多年來的經驗,加上不斷改進,慢慢發展成為今天的實時練習方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逢周六晚上播出的《教學有心人》節目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8月3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