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今年中學文憑試已告一段落,為助考生了解自己表現,及讓來年考生備戰,多位中學老師將輪流為同學拆解各科試題,包括分析題目重點、同學須注意的地方、作答時的思考方法,以及如何備戰等,今日便邀請了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中文科科主任符嘉穎撰文,替大家拆解今屆中國語文科卷一「閱讀能力」試題。(二之一) 

中學文憑試中國語文科卷一分為兩部分,自二○一八年起,設甲部考核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佔全卷百分之三十;乙部則從兩至三篇課外的文言和白話文篇章設題(答題簿偶爾或節錄可比較的文章段落設題),佔全卷百分之七十。今年,甲部主要問及〈論仁、論孝、論君子〉、〈登樓〉、〈岳陽樓記〉及〈六國論〉;乙部則取材自台灣作家利格拉樂.阿女烏的〈夢中的父親〉(與王鼎鈞的〈水心〉比較)及明代方孝儒〈試筆說〉。

甲部:指定閱讀篇章考核

甲部的題型大致與往年相同,只是考核篇章有異。如常設詞解及句譯題,要求考生溫習時字斟句酌,掌握篇章內容。以句譯題為例,須譯〈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一句。除了準確理解字詞外,還要掌握常見文言句式。此句中考核的便是把「見……於」譯作被動句。又如一九年考核的〈岳陽樓記〉中「吾誰與歸」一句,也是要求考生譯好倒裝句。因此,同學除理解字詞外,也須提高對文言句式的警覺。

「舊瓶新酒」學思並重定高下

理解字句是第一步,藉此理解內容要旨是第二步。而所謂文質彬彬,思想內容與寫作手法是相輔相成的。今年,相關考核內容主要為用典抒情及比喻說理,望考生通過辨識、分析寫作手法,以整理出對篇章的理解;答題時更講求有條理的表達。以〈六國論〉「抱薪救火」所說明的道理為例,結合比喻說理的手法回答,更見圓滿:先指出「薪」和「火」的本體,「抱薪救火」與諸侯賂秦的相似處,由此深入淺出地說明賂秦是不智之舉,回應中心論點。

讀書學的是立身處世,為的是經世致用。去年試題要求考生思考「孝」和「禮」的關係,今年則要求考生寫出對仁者憂或不憂的體悟,可見寄望考生訓練思維,應用所學。因此答題時除了歸納相關思想,清楚表達觀點,還應結合生活例子說明。如認同古人濟世安民的懷抱外,可舉例說明其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