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自資建社區設施 居民不滿沒額外補償
08月10日
楊永杰解釋,現時居住的業主,一般已居住數十年,早年可選擇合資興建公務員合作社,或拿取政府的租金獲助,惟業主選擇了具投資性質的方案,興建現址,故他們投放了很多前期功夫,包括興建整座大廈,以及附近一帶的公共設施。
部分提原址「呎換呎」補價
惟楊永杰稱,現時業主提供的補償方案,僅以業主居住的實用面積計算,故部分業主對有關賠償金額出現分歧,令整個收購步伐變得更為複雜。
他稱,相信在政府公布建議收購價錢之前,業主仍會出現爭論,惟現時有部分居民建議,盼局方以原址「呎換呎」方式作補償,即在政府日後原址興建新單位後,可獲分配同等面積的居住單位。
身兼市建局非執董的九龍西立法會議員鄭泳舜表示,市建局連月來向區內居民諮詢,了解業主需要,並提出以樓換樓等方式為住戶補償,盼能夠達致雙贏,市建局既能重新規劃作公私型發展,同時市建局公布建議收購價後,業主亦會感到滿意。立法會議員陳凱欣表示,區內位處黃金地段,惟鄰近的舊機場遷出後一直未有妥善重建方案,致發展潛力一直未能用盡,加上區內居民居住多年,現已人口老化,希望遷往附近有升降機設備的大廈,故現時為重建的最佳時機。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