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香港社會陰霾密布,愈來愈多父母計畫帶着子女移民外國,鄰近的亞洲地區亦愈來愈受家長青睞。當中馬來西亞,擁有一百七十六所國際學校;有些國際學校更提供中文科,加上學費較香港和新加坡相對低廉,故吸引不少家長留意。

女兒變得積極主動

王匡文(Coco)是資深教育顧問,由於她很喜歡馬來西亞的學校,去年跟丈夫商量後,決定通過馬來西亞的第二家園計畫,於去年十二月移居馬來西亞,女兒則入讀他們心儀的學校。女兒在學校讀了六個月,Coco發覺她們改變很大。

「小女兒由以往成績普通,變成班上最top,大女兒更變得主動學習。我們研究過兩地的課程,程度一樣,學習的科目亦相同,但不同的是教學方法。」她續指,「以往傳統教學,是老師講書,學生坐定定聽書。但這里不是,以歷史科為例,學習英皇亨利八世的歷史,老師會通過活動,請同學做一座皇宮給他,期間學生要研究亨利八世的生平: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做過甚麼、喜歡甚麼等,因為這樣才可以製作出一座最適合他的皇宮,然後再讓同學講解設計。」

以往么女雖讀五年級,中文卻只有一年級程度,更不愛作文,但在新學校,卻對中文很有興趣。「馬來西亞的好處是還有中文課,周圍也有很多中國的傳統文化,會逼她們繼續用中文。而學校教中文的方法很不同,像以往作文寫一位最影響自己的人,老師一般的要求是寫父母、名人或歷史人物,但這里是寫任何人都可以。」

學校強調不用紀律(discipline)管束學生,而是着重學生要自律(self-discipline)。「自律跟老師逼,是兩回事。像開學之初,家長都不明白為何學生可以帶電話進課室,初時亦有同學拿出來上網,老師有沒收,但幾次過後,加上同學之間的壓力,開始懂得節制。」現在大女兒變得自律和有責任感。「兩個月前為應付期末考,她居然自訂時間表並定下目標,為考試溫習,這些是以前在香港不曾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