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工作,能夠養活自己和家人之後,從前難以得到的不再遙遠了,但原來很多感覺再也無法重新複製,也多了很多的不由自主。所謂的「珍惜」,變成了案前的提示,但生活上的束縛,總是令人無法抽身。

有人說,學會珍惜之時,往往已是錯過之日。爺爺過身之日,我以為我能明白了「珍惜」,可是一段日子過去,在時間的沖淡下,又回復以往的生活軌迹。到了公公、婆婆、姑丈相繼離世,那「珍惜」兩字都曾短暫出現過,沒有以往這麼快就結痂康復了,但畢竟人太善忘,時間也確實太殘酷。就這樣,從傷痛中站起,又回到不甚珍惜的生活。

我愛我的工作,也許也稱得上是「珍惜」的一部分。我同時愛我生活圈子的一切,但心底的取捨是一把清晰不過的量尺,總有輕重。我無法同時愛上所有,但我努力珍惜每一段時光裏的快樂感覺,打撈、晾乾,成為我腦海的影像。

有天,曾經相愛過的人對我說,其實你不懂愛、你不懂珍惜,你只愛你自己。我在房間捉緊了電話,身體不由自主地晃動,不能相信這話,久久不能自已。付出了的感情被忽略,還被扭曲說成只愛自己。我感到委屈難過,有想哭的衝動,沒想過相愛過的人,原來對我也有這種理解的落差。那曾經的珍惜,狠狠地給了我一擊。

這事之後,我更了解到,所謂的「珍惜」除了是失去後哀痛的啟悟,還應該先學會珍惜自己。自己的學習、自己的喜好,還有自己的生命。你們的年紀裏,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和堅持,珍惜這些會隨時間變質腐朽的感受,同時珍惜身邊每一次讓自己豁然開朗的學習機會,珍惜每一個季節裏遇上的人和事。

因為,那千帆過後的痛惜,縱然時間會替你蓋上一層疤,但那痛的感覺,依然會在靜夜襲來,提醒你當初不應輕易錯過。

林溢欣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中文科補習名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8月12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