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市民留在室內的時間增多,然而室內通風不足或加劇病毒傳播。理工大學研發出一套「快速室內空氣質素及耗電量監測系統」,能快速測量空氣中二氧化碳、懸浮粒子、甲酫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濃度,並以此制定「空內空氣質素指標」,有助市民即時得知身處環境的空氣質素,亦可長時間監測指數,加以改善。

理大屋宇設備工程學系副系主任及副教授梅國威指,若空氣中存有高濃度的懸浮粒子,或增加病毒傳播機會,現時空氣檢測服務成本高昂,因涉及十多種檢測物,而分析需時,故進一步研發「空氣病源追蹤模式」及「室內換氣率計算」功能,利用示蹤氣體追蹤空氣中病毒的擴散途徑,為後續防疫工作提供資訊。

梅國威指,用家只消把機器放在指定位置,便可遙距控制,不需具備專業知識,系統所收集的數據會上傳至系統作分析,準確度與現在專業系統相若,且成本更低。他透露,系統獲一百五十萬政府資助,將用作監測及追蹤公共屋苑排水通風系統釋放的氣溶膠分布。

理大已在校內圖書館、餐廳、辦公室等三十個地點安裝系統,監測校內空氣質素,未來將進一步增至五百個地點,並與本地綠色團體合作,在社區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