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換店擴外幣差價減風險 生意疫下大跌九成旺角鋪倒閉三成
09月06日
旅遊業同找換店息息相關,出境及入境旅遊大跌,找換店生意亦大受打擊。綜合業界數據顯示,找換店生意整體大跌九成半。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表示,找換店主要有兩類收入來源,包括即場兌換外幣的客戶,以及將資金匯出國外的商務客源。惟現時疫情下,不但進出香港的旅客數量大減,連中港兩地的生意往來亦大跌,直接衝擊找換店的兩大收入來源。
兩大收入來源受衝擊
因應現時市場情況,找換店的經營模式亦出現變化,過往市民於找換店兌換外幣,匯率普遍高於銀行,以稍高水位吸客。但《星島日報》近日比較市場上多家找換店的匯率,發現普遍已擴闊外幣買賣差價,當中以人民幣更為明顯。《星島日報》記者上周四以市民身分向多家找換店查詢,每千港元兌人民幣的買入價及賣出價,發現部分找換店的買賣差價超過三十元,最高更多達四十六元;反觀銀行的人民幣兌換差價,普遍維持在十至二十元水平,差價相對較低。
據《星島日報》發現,找換店普遍向買入外幣的價錢「開刀」,部分需要九百一十至九百二十元人民幣才能兌換一千港元,惟銀行兌換同等數量的港元,普遍約八百九十元即可,而且近月找換店的差價擴闊,由此可見銀行的匯率較部分找換店更吸引。而市民出外兌換外幣,不少找換店調低賣出價,價錢已逼近銀行,每千港元在個別找換店兌換到八百七十四元人民幣,而銀行就兌到八百七十五元,兩者價錢相當接近,即找換店更少銀行一元,顯示如今找換店亦未必抵過銀行。
兌換外幣未必抵過銀行
對於找換店差價擴闊,發達鳥找換店店主王偉霖解釋,由於現時港人未能外遊,不時將積存在家的外幣兌換成港元,惟同時沒有人將外幣換走,以至外幣往往「有入無出」,由於短期內仍未能恢復旅遊,為免持貨太多及利率波動,找換店惟有擴闊買賣差價以減低風險,將「水位」加大以增加利潤。不過他指,每日兌換交易宗數不多,就算已調整差價,每宗可賺取的額外利潤相當少,所以普遍為抗衡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而非增加交易的利潤。
香港鋪位精英會主席陳志寶稱,過去數年旅客量上升,吸引大量找換店高價租入核心區的一綫鋪位,以旺角為例,高峰期曾有四十多家找換店進駐,但過去半年旅客量大減,旺角區僅餘約三十家找換店,較去年同期大減三成。他稱,部分找換店入不敷支,即使租約未到期,寧願將店鋪關閉,白交租金,待租約期滿後,再視乎經濟環境決定去留。
陳志寶稱,現時結業的找換店,普遍在區內一綫靚鋪,惟區內二、三綫鋪位租金較低,加上較易接觸民生客源,因此亦有部分找換店仍然堅持營業。
記者:杜展銘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