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責小組提出「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畫」,每校可獲兩個推薦名額,以推薦在STEM、語文、領袖才能、體藝等方面,具特別才華和濃厚興趣學生入讀大學指定的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報告獲接納後,預計最快一年後試行,每年名額約為一千個。小組主席陳黃麗娟承認,現階段未獲全部大學支持,但盼推出後有更多大學接受,逐步改變現時考試主導的文化,讓各方面才華得到社會認可。

最快一年後試行 名額千個

根據小組提出的計畫申請程序及時序,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將逐年公布參與計畫的課程名單、學額和收生要求,獲推薦的中六生須在一月前報讀一所大學的一個指定課程,並出席面試;若獲直接取錄,將於四月文憑試放榜前、聯招逾期申請截止前收到結果,毋須考慮文憑試成績;若未獲錄取或不接受錄取結果,學生仍可參與大學聯招。

與現行校長推薦計畫考慮申請學生社會服務、非學術範疇的卓越表現或領袖才能不同,新計畫冀旨在部分課程彈性錄取,學生須具備修讀該課程所需的特質和能力,報告形容為「課程與學生配對」,錄取與否雖不受制於其文憑試成績,但仍符合「擇優而錄」原則。陳黃麗娟指,以參考校內預測成績直接取錄學生,在國際早有先例,相信推出試行計畫,逐步令更多大學接受。她強調計畫受學界和社會歡迎,有助逐步改變現時考試主導的文化,讓各方面才華都得到社會認可。

至於有意見指,獲推薦被錄取的學生或不會認真應考文憑試,她解釋參與計畫不能保證大學必收,加上公布直接錄取結果時文憑試已展開,成績亦影響日後升學及就業,相信學生仍會全力應考。至於計畫實施細節,不在專責小組的職權範圍,將由教育局與大學等持份者跟進。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