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核心科目通識教育科正進行終極改革,除改名外,課時及內容亦減半。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期望釋出課時後,可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鼓勵他們多修一個選修科。他首次提到,當局有意以「達標」及「不達標」代替「及格」與「不及格」,亦不排除加多一個等級。至於該科逾兩千名教師,當局將提供培訓,協助他們過渡至新科,或轉型兼教其他科目;現時仍待新課程綱要出爐、編製與送審新課本、考評設計等程序,強調當局方向是盡快落實,但非在明年九月硬推。記者:梁子健 李咏潼

通識教育科課程改革方向出爐,以往六大單元的課程內容將會減半。楊潤雄形容是「大手術」,強調新課程有助釋放課時,讓學生有更多空間全人發展,「包括多揀一些其他選修科目,或在應用學習科目投放多些時間」,加上其他核心科目「減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他強調,沿用通識教育科的學習宗旨與目標,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分析社會及世界不同議題,建立學生的國家身分認同,並配合《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教育(詳見另稿),亦加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議題。

楊潤雄在專訪提到,日後新科或採用「達標」及「不達標」作為評級,而非早前提到「及格」與「不及格」,同時不排除在評級上加多一個等級,以反映考生有優異表現,「這些可交給課程發展議會考慮,但我們初步覺得只分『達標』與『不達標』,對考生能力已有足夠表述。」

他續指,課程發展議會的專責委員會確立新課綱後,始能讓當局展開教師培訓、出版社編寫教科書及送審、考試及評核局設計考評框架及樣本試題,「這些步驟需要多久,要視乎實際運作而定,相信較開設新科需時為短。」他強調,當局現時確立該科改革方向,並認同盡快落實,但並非如坊間理解,已鐵定明年九月逐級推行。

全港粗略估計逾二千名通識教育科教師,如何協助他們轉型,成為改革成敗的關鍵。楊潤雄分析,大部分持通識教育教師教育文憑(PGDE)或碩士資歷的教師,多持其他學科範疇學位。隨着學生選修多一科,不同科目教師人手均有需求,他們可轉教其他科目,「當然有時學生實際的科目選擇,與學校規劃時有錯配,但人手調動猶如『三角短傳』,學校有經驗與方法處理。」

研列達標或多加一級

至於持通識教育的學士學位者,楊潤雄預料,他們將主要任教修訂後的新課程,同時學校或按校本需要,調任他們兼教其他科目,強調當局除了因應課程修訂提供培訓外,亦會與學界溝通,配合學校人力需求,為教師提供轉教其他科目的培訓,強調今次改革把學生視為首要考慮之餘,亦不欲教師團隊受到傷害,而教師編制是按班數計算,科目改革不會導致教席縮減。

特首林鄭月娥日前形容,通識教育科「第一天已出問題」。被問到該科「異化」政府有否責任,楊潤雄坦言該科推行十一年,當局責無旁貸,但難以評論原先課程設計與推行有問題,「現在回頭看,他們看到未來學生需要哪些能力,用問題探究作為學習方法去做,亦有足夠培訓與溝通,但無論規劃有多仔細,推行時與原先想法總有分別。教育局曾作調整,現在課程檢討後,我們覺得要做比較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