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一年《財政預算案》日前公布。當中第一百五十三段是關於優化海濱的:「我過去預留共六十五億元優化海濱,三年多來已完成六公里的海濱長廊供市民享用。現時長達二十多公里的維港海濱長廊是消閒玩樂的好去處。今年我們會爭取立法會撥款,動工興建東區走廊下的行人板道和西營盤東邊街北海濱公園兩項重點工程;亦會繼續採用先駁通再優化的策略,盡早開放海濱用地。」

朋友問:「九龍呢?」事實是,《財政預算案》提到的是重點項目。海濱事務委員會和海港辦事處一直在維港兩岸進行海濱優化工作,以「先駁通、再優化」的策略盡快把海濱開放給市民。二○二一年多駁的一公里便分布在銅鑼灣炮台山和荃灣等三個地區。

「先駁通、再優化」策略,除了可以加快把海濱各段駁通,盡早讓市民享用長廊之外;另一好處是讓市民使用海濱設施後反映意見,看看哪些設施受歡迎,哪些設施需要改善。就像市民與海濱互動,設施亦可因應市民的喜愛程度而逐步「進化」。

多年以來,大部分的海濱都採用了傳統的設計與管理模式。在設計方面,都是經過設計者的深思熟慮,每項設施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例如這兒是草坪,那兒種樹;這是兒童遊樂場,那是狗狗公園;座椅在這里,但不能躺臥。換句話說,設計者在無形中已限制了使用者在海濱的活動。而且,固定式的設計和裝置亦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作出改變。

另一方面,傳統管公園的管理模式,不准踏單車、不准踩滑板、不准放狗放飛機放氣球等規條亦大大局限了市民可以進行的活動。儘管這些限制都是因為管理部門害怕市民投訴而變得愈來愈保守,甚至僵化。

近兩年,我們採用了「先駁通、再優化」的策略,先後開放了添馬至會展、卑路乍灣、灣仔碼頭畔和水上活動主題區這幾段海濱,以相對簡約的設計和設施(甚至只是空地一片)率先開放給市民使用。另外,我們再用「期間限定」策略,在不同時間陸續加入及更換不同藝術作品或裝置。我們發現,這幾段長廊甫開放便吸引了大量市民前來打卡及嬉戲玩樂,部分更迅速成為本地旅遊雜誌推崇的「人氣打卡景點」。吸引力和活力跟傳統設計和管理的海濱長廊有過之而無不及。

重點是,這幾段海濱並非以康文署管公園的傳統模式管理,而是採用了較開放及寬鬆的管理模式。市民在這些場地放狗溜冰踩單車踩滑板,只要不干擾到其他使用者,是不會有人制止的。我們相信,不同的市民各有喜好,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及氛圍亦可讓大眾有不同的選擇。

居民自我開發玩意

早前筆者視察紅磡碼頭旁邊的棄置巴士總站,又有一番新體會。

碼頭對開廣場的露天巴士總站於二○一九年遷移到毗鄰的大廈室內,政府並沒有按傳統做法將廣場圍封,反而因應上屆區議會的意見,以「先開放、再優化」的形式,開放給市民享用。

這個地方,雖然並沒有做過任何的改善工程(除了增加了幾個大花槽外),但已自然成為孩童玩樂的天地。有人利用巴士站的路徑騎單車,也有人踏着溜冰鞋或滑板車在空地馳騁。有人自己攜來一座活動籃球架,與一眾孩童練習射籃。另一班孩童更有創意,利用了碼頭前面的水馬分成兩方在打排球。

筆者在旁觀察,暗地思索着:「如果按傳統模式的公園設計建造和管理,這里還要被圍板圍封三至四年才能開放,完成後可能會有更多綠化遮蔭和座椅,也可能有更永久性的兒童遊樂設施,但眼前所見的活動,例如踩單車踩滑板射籃球打排球等活動,又極可能不會出現。」

一片空地,只要開放給市民,並以寬鬆模式管理,你會發現,智慧在民間,市民會創造出自己喜歡的公共空間。這座城市,市民能否互相包容?又會否容許有更多「留白」的空間呢?

吳永順

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