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長期病患長者接種疫苗後死亡,事件雖然由專家論證認為與打疫苗無關,但已令市民接種的熱情有了降溫迹象。既然這次事件不涉安全問題,有人就關注如何防止人嚇人,以至影響打疫苗的進度呢?

公布安排要研究

港府做事一向穩穩陣陣,但遇着突發情況反應不時就慢了一拍。正如早前防疫出現不少奇形怪狀的問題,但政府仍然倚靠在電視推宣傳片LazyLion呼籲防疫,不少推廣高手都覺得有點丫叉射老虎,少力完全不對勁。

今次有長者接種科興疫苗死亡,當局在消息曝光後立即由醫生出來開記招,同時翌日由專家確認死因與打針無關,回應速度算是不慢,但仍然避免不了媒體把焦點由搶訂打針時段,變成長者怕怕,如果情況持續,擔心公眾注射進程會受影響。

這次長者死亡與注射初步確認無關,消息公布後有人引述專家何栢良說,按本港的自然死亡率,其實同一時段內都會出現自然死亡個案。在這種情況下,是否需要把每個打過針後死亡的市民公布呢?因為隨着注射人口增加,其後死亡的人數必然增加,所以比較科學的做法,是不是應只計算接種後限定時間的個案,又或者公布初步疑似有關個案呢?

專家勿過分兜底

當局用寬鬆的方法對死亡個案納入公布,原意是增加透明度,減低有人唯恐天下不亂散布消息的機會,這個動機是好的,但怎樣能細緻令公眾明白計算方法,以免自己嚇自己呢?

在這個問題上,有專家在回應查詢時,在確認個案與打針無關後,又補充說沒有百分百肯定。本來,這種說法在學術上是負責的做法,但從公眾溝通來說,就變成模稜兩可。有推廣專家說,既然專家已清晰認同打疫苗的好處比承受的風險多,大方向是鼓勵注射,那麼公眾發言的共識,是不是應該在不違反事實的原則下,循正面的說話方式表達,而不是「兜着蘿柚吊頸」,擔心日後被人秋後算帳。

新冠疫苗由全球陸續開打到現在,注射的人數已近億,個別國家如以色列的接種人口比例已相當高。像國產的科興疫苗用傳統的方式生產,覆蓋保護率或待驗證,但其安全性已有不少數據可以論斷,這些加強公眾信心的資料,當局是否可以加強使用呢?

正面資料要多用

與西方相比,中港的疫情溫和得多,注射疫苗的逼切性或者有人覺得較低。然而,本港經濟停擺的影響不比西方細,盡早做好防疫注射,達到群體免疫效果,對民生經濟相當重要,有大財團本周都忍不住裁員下,政府多用正面的資料和手法,積極防疫的工作,看來應該可以做得更加進取。

原文刊《星島日報》「架勢堂」作者:齊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