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讀書郎呀郎,日日要咪書功課忙。未驚日來曬,亦未驚風雨狂。」以上四句歌詞是出自鄭國江先生填詞的一首兒歌《讀書郎》。相信不少父母也聽過這首經典歌曲。歌詞中的讀書,意指上學去求學問。但是求學問是否只局限於向學校老師討教?

大文豪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很多時候,老師的教導是求學問的主要渠道,然而學海無涯,除了上學去學習知識外,閱讀絕對能開拓視野,讓人透過作者的感想及經歷,反思不同道理。大如哲學或天文地理,小如食譜或電器說明書,其實,能夠掌握閱讀,學習的機會一直是無處不在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1995年起便把每年的4月23日訂為「世界閱讀日」,除了是因為世界上有很多作家都是在這天出生或辭世外,主要目的是希望推動閱讀、寫作及版權的重要性。世界各地的國家都會在這天以不同方式推動閱讀,例如南韓與西班牙會發行世界閱讀日的郵票、西班牙更會出版一本有關版權的圖書、加泰隆尼亞會在大小街道上舉辦書展,所有購買書本的人都會獲贈玫瑰花一支呢!

香港這小小的城市,一直擁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等漂亮的美譽。可是根據香港出版學會於2020年的全民閱讀調查報告(www.hkpps.org/News/2218/20200421__reading2020.pdf),受訪的2097名市民中,有34.7%表示自己於過去一年均沒有閱讀過實體書。而沒有閱讀的原因竟然是:一向也沒有閱讀書籍的習慣。有閱讀習慣的市民,每月閱讀中位數為1本。除了是散文小說及歷史政治書籍外,保健及旅遊書籍亦是香港人最愛看的書籍。希望大家都會藉着世界閱讀日,開展或重拾閱讀習慣,不讓香港變成「文化沙漠」。

今個學年雖然經歷了疫情、停課及混合模式授課這些令人煩惱及氣餒的日子,但也請大家不要被這些複雜的狀況影響心態。常言道,心態決定一切。無論將來教育界再受更多外在因素影響也好,最緊要是毋忘初心,為下一代繼續努力。相信只要我們身教言教,當父母及老師的能夠適時拿起書本閱讀,一同為下一代做個好榜樣,孩童在耳濡目染下,假以時日,自然會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為了健康,大家都會多加注意飲食及多做運動。那麼如果想要有個健康的心靈及思想,閱讀便能幫到大家了。4月23日世界閱讀日,大家不如也一起放下身邊的雜務,一同閱讀自己心愛的書籍吧!

黃文龍
小學副校長

教育專欄「黃副校長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