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教育「+」之海外升學】脫歐及疫情下 英國大學招生新形勢
06月30日
隨着全球對高等教育的需求與日俱增且持續轉變,以及面對脫歐和疫情等前所未見的挑戰時,英國大學將如何應付招生問題?我將與大家分享此局勢對學生帶來的影響。
防疫措施或成新常態?
疫情下英國大學不斷適應、設計和執行遙距學習的對策,成功運用虛擬實驗室和模擬工具讓學生持續參與科學研究,發展各種技能,助學生奠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以Imperial的綫上實驗室為例,學生可透過預錄的視頻觀察實驗,並將理論知識聯繫起來,從而預測實驗結果。
為了確保教職員和學生的健康和安全,英國大學一直實施、檢討和修訂它們的衞生防疫措施,除了常規裝備,還利用數碼方案協助防疫。例如Imperial的疫症接觸者追蹤中心,可連接國民保健署的測試和追蹤服務;牛津的「seat-finder」應用程式,協助學生在閱覽室尋找適當位置以保持社交距離;Warwick和York的學生,可進行每兩周一次的無症狀病毒檢測。大學亦全面支援來自英國以外的國際學生度過隔離期,例如York與連鎖超市合作為接受隔離的學生提供送貨熱綫服務;Warwick則準備了大量綫上實用資料,助學生在隔離期間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
近年大學教育新趨勢
英國大多數的大學都認為脫歐對辦學影響不大。根據英國政府委託進行脫歐對英國高等教育影響的研究,歐盟學生由於失去了「歐盟國學生身分」而不獲英國學生貸款的批核,及面臨畢業後的工作限制,估計脫歐後首年歐盟學生的入學率將減少57%*。雖然歐盟學生人數減少對大學的收入可能造成損失,但由於頂尖大學在脫歐後仍備受國際學生歡迎,故預計受到的影響較小。
與此同時,York的國際收生總監Rachel MacSween表示,因英國將按脫歐協議繼續參與歐盟科研創新資助計畫「地平綫2020」(Horizon 2020),英國大學將能繼續獲得研究經費,以保持大學在研究範疇的競爭性**。
1. 積極招收弱勢及公立學校學生
為配合擴招高等教育人數的承諾,英國頂尖大學普遍均降低了收生門檻,接納成績低於標準入學要求的弱勢學生。由二○一六至二○二○年,牛津錄取公立學校學生的比例從58.0%上升至68.6%,而從社會經濟弱勢地區錄取的學生比例則由8.2%上升至15.9%。儘管如此,大部分英國大學近年都擴大招生容量,普遍都認為此趨勢將不會對國際學生構成重大影響。
2. 多元化跨學科選擇
英國大學正提供更多元化的課程,將藝術、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的理論探討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
例如Warwick的環球可持續性發展課程,讓學生探索人類在維持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下生活和工作;York的生物物理科學和數學生物科學等本科課程,要求學生參與跨部門學習及研究;始於牛津且歷史悠久的哲學、政治和經濟學(PPE)跨學科的本科課程,現時亦於Warwick、York和KCL等頂尖大學提供;KCL的種子基金計畫「King's Together」亦已成立,資助社會公平和可持續發展等跨學科項目;Imperial所提供的工程學科,除了土木、機械等傳統領域,學生還可選擇分子生物工程和材料與核工程等分支學科,今年開始亦有與經濟及商業有關科目可選。
由此可見,英國頂尖大學的課程設計和內容漸趨跨學科,旨在為學生提供廣泛的學科基礎知識,以及應用於現今社會上的實際需要。
3. 海外申請人數創新高
為了應對歐盟學生的人數下降,及外界憂慮脫歐所帶來的文化多元衝擊,英國大學都將招生的方向轉至海外學生。
根據下議院關於高等教育學生人數的簡報,二○二○年的海外申請人數按年增加了12.3%,其中來自美國和中國的申請人數增幅最多,分別為61%和24%。前者或因美國前總統政府應對疫情未有明顯成效,後者部分原因可能為中美關係緊張及「BNO 5+1」簽證新政策,吸引更多學生報考英國大學。隨着申請人數大幅增加,一些備受追捧的熱門科目例如醫學系、經濟系、金融系等,國際學生報考的競爭會更大。
資料來源
*︰www.monitor.icef.com
**︰www.york.ac.uk
馬賢慧
周大福教育集團首席策略官及 ARCH Education合夥創辦人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6月30日教育版「優質教育『+』之海外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