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古洞木廠「大遷徙」 新東北釋放萬米地
07月12日
六個計畫搬遷的廠戶,在木材行業一直扮演重建角色,他們位於古洞北的工場用地,必須今年底前收回並歸還給政府,這不但影響行業從業員生計,部分大型建築項目也可能因此失去木材供應;港九木行商會在過去一年一直協助尋找合適的搬遷地點,在研究過十一個地點後,最終認為兩幅位於粉嶺的土地是最佳選擇。
恐建築項目失供應 商會出面協調
「找這些土地,真是要講緣分。」港九木行商會理事長吳錦雲表示,可供搬遷木廠的土地,位於前邊境禁區所釋出的範圍,主要由「太公地」和私人土地所組成,當中二千平方米屬政府土地,需要在商會出面協助,並透過別人介紹之下,始能集齊所需土地,「曾經找過很多土地也不合適,因畢竟木廠並非甚麼大生意,而木材像鐵一樣,又長又大,不能上樓,用作運輸的車輛也較為大型,搬遷時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否則也不會弄得那麼緊逼。」
疫下部分棄經營 現剩六家擬搬遷
考慮搬遷的木廠原本共有約十家,但在疫情之下,當中數家已放棄繼續經營,最終決定搬遷的木廠只剩下六家。這批木廠在北區紮根數十年時間,最早一家早於六十年代在上水建立廠房,而到了八十年代,位於古洞區內的木廠數目一度增至逾三十家,但隨着日子過去,不少廠房東主退休,中途結業,到目前只剩十多家,因有下一代接手,才可以繼續營業。吳表示,當中一些木廠已非首次經歷搬遷,很多昔日設於粉嶺馬會道,後來發展天坪邨,才搬到馬草壟。他笑言:「當時這里是不毛之地,想不到三十八年之後,政府搞了一個古洞北出來,我們又要搬,而每次也是愈搬愈遠,愈搬愈入。」
他說,雖然兩幅用地被蓮麻坑路所分隔,但「東西地盤」仍可合組成面積較大的用地,具有一定協同效應,而六家木廠可重置於同一地點,除了地方較為「見駛」,亦可共用渠務等配套設施,降低搬遷成本,並對地區交通的影響減至最低。
坐落地點 可劃作住宅及公共空間
翻查資料,六間廠房現時座落於未來古洞北新發展區的九個不同地點,共涉一萬平方米土地,有關用地已分別劃作「住宅(甲類)」、「政府、機構或社區」、公共空間和道路等用途,其中七幅用地更是處於首階段發展的範圍內。隨着業界成功覓得搬遷用地,相關新發展區用地可望加快釋出。吳表示,明白政府現時急需利用木廠現時用地建屋,也希望盡可能不阻礙新發展區的發展,但由於前期的覓地工作消耗不少時間,承認距離年底的搬遷「死綫」,時間上較為緊逼,幸得當局理解,搬遷期間最新已延至明年第二季。
爭取重置後營運最少二至三十年
為了日後有更好管理和營運,六家受影響的鋸木廠或木園按照營運需求,分布於重置地盤的三個範圍內,所有商戶的營業時間將會劃一,惟暫時僅獲城規會批出三年的短期使用年期。吳錦榮指出,本港房地產仍然發展興旺,與建築業相關的木材行業仍有一定需求,惟亦逐漸式微,各廠戶也是「苦苦地撐落去」,加上需要自行支付新廠的建造費用,故希望能取得政府的支持,讓新址最少營運二至三十年,「我們其實是拿着很大的決心,克服了很多問題才走到這一步,真是一點也不容易,故希望能真的等到一個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