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二至十月是大閘蟹生長期,要養殖健康及爆膏大閘蟹,由蟹苗至成熟期,餵飼亦是重要一環。生態魚蝦科技與本地廚餘廠合作,以回收餐廳及超市切剩的三文魚及鱈魚「切頭切尾」部分,烘乾打碎為魚粉,再混合成配方魚糧,餵飼大閘蟹。負責人指,以往廚餘廠蝕住做,希望本地重新發展養殖業,可增加本地廚餘再造的應用比例及出路。

養殖業帶動廚餘應用增加

位於河上鄉的綠色環保廚餘回收有限公司,廚餘廠佔地三萬多方呎,開業十多年,投資逾千萬元,主要由日本餐廳、超市等地回收三文魚及鱈魚廚餘,再造為飼料出售,每日處理量二十噸,最多可達五十噸,相比小蠔灣廚餘廠每日處理約一百噸廚餘,該廠處理量亦不少。

「餐廳、超市取魚肉及鱈魚膠後,頭尾肚及骨皮變成廚餘,但仍可再造為飼料。」該廚餘廠以焚燒回收的木卡板產生熱力,經輸送管道傳送至另一邊的鍋爐,一邊旋轉,一邊烘乾魚廚餘,並且打碎成粉狀,再加工為魚糧。

生態魚蝦科技發起人陳式立指,由於這些廚餘的蛋白質成分不算高,所以只佔魚糧的三分一成分,還要增加蛋白質,提高魚糧營養。

他說,早年該廠主力將廚餘再造為豬飼料,但一直蝕錢,「如今要谷起本港養殖業,才可吸納更多本地廚餘。」他希望透過重振本港養殖業,一併帶動本地廚餘應用,「大閘蟹產值高,可吸納這些高成本飼料。」

程詩灝說,大閘蟹苗主要食素,二至五月食粟米、南瓜及豆渣製成的粗糧,到七月開始吃魚糧加肉,一隻大閘蟹平均每日吃三至五克魚糧。

全文刊《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