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便市民紀錄出行,以及作為感染新冠肺炎風險通知之用,港府於去年推出手機應用程式「安心出行」供市民使用。而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與香港浸會大學合作,新版本的「安心出行」將加入動態自動離開功能,當乘客下車時,毋應在應用程式按「離開」鍵,程式憑感應使用者的移動速度,辨識其下車行為,會自動記錄下車的時間,減省使用者目前要按「離開」鍵或一至數小時後自動離開的功能;同時程式將簡化展示電子針卡步驟,並新增匯入電子針卡二維碼圖像檔案功能。

資科辦助理政府資訊科技總監(產業發展)黃敬文指,現時「安心出行」已有超過五百萬名市民下載使用,程式除了在處所掃描場地二維碼外,亦可以在全港約一萬八千輛的士使用。乘搭的士時,可二選一,掃描貼在的士車內側、附有車牌號碼的黃色牌子,又或者直接輸入車牌號碼,下車時按「離開」,或一至數小時後自動離開。不過在即將面世的新版本,「安心出行」會加入由浸會大學研發及提供的動態自動離開功能,運用人工智能識別乘客的活動模式,自動記錄用戶下車時間。用戶可自行決定是否使用這項新功能。

浸會大學計算機科學係副系主任及教授徐建良解釋,該系統採用分散式(decentralised)的設計,不收集用戶任何個人資料及位置數據,運用最新的密碼學技術保障用戶私隱,並設有機制防止用戶誤報為接觸者。由於系統以人工智能為本,可應用於公共交通工具,例如的士。系統可通過人工智能程式識別乘客的活動速度,自動記錄他們的下車時間,無需使用者點擊手機「離開」。

該人工智能程式的主要運作原理,根據乘客手機的加速度(acceleration),例如車上變化少,而在下車後變化大,透過識別乘客手機的加速數據,判斷乘客是否已經下車。

被問到該功能日後能否應用在巴士等大型運輸交通工具,黃敬文坦言,程式目前未能支援上述交通工具,不過若香港大學研發的藍芽自動紀錄功能於小巴推行後,不排除會將系統進行優化,並應用於巴士。

他續說,新版本的「安心出行」亦會改善現有功能,包括簡化展示電子針卡步驟,用戶掃描場所二維碼後,毋須返回主頁,可直接按新增的「電子針卡」鍵,即可展示已儲存的電子針卡,就算在主頁,也可以一按即展示「電子針卡」。同時新增匯入電子針卡二維碼圖像檔案功能,讓用戶除了使用程式掃描紙本上的QR code外,可以選擇將存在手機內的相關二維碼圖像檔案直接匯入程式,方便用戶多一個途徑將疫苗接種紀錄或檢測紀錄儲存在「安心出行」。